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

荷花,又名蓮、芙蕖、芙蓉、菡萏、水芝、靜客等,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荷花花大色豔,凌波翠蓋,清香遠溢,自古以來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可能在古代,只有在江南荷花才常見,漢樂府的這首“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更是如詩如畫。

北方的荷花據記載出現得比較晚,遼代纔開始種植。

據《北京花卉史話》記載,宋遼在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締結了“澶淵之盟”後,宋遼交往較多。宋朝使臣將廣植於南方的蓮籽贈予遼國,被植於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因其“豔而不妖”,“荷氣微風香暗通”,頗受遼聖宗耶律隆緒青睞,將其視爲“國花”。遼聖宗時期,蕭綽太后(蕭太后)於縉山縣(今延慶區)嬀水之南設行宮,除建有亭臺樓閣外,還辟有一處池塘種植荷花,稱“蓮花池”。每當夏季蓮花盛開之際,蕭太后便於蓮花池旁賞花戲水。

《北京市延慶縣地名志》載:蓮花池“遼代成村,縣誌載,該地爲蕭太后植蓮之所,故名蓮花池”。明清時期,荷花已成爲北京地區栽植較爲廣泛的花卉之一,清代有“奉宸苑三十八處蓮花池”之說。

據《京華園林叢談》載:“三十八處蓮花池之地址:在城內的有紫禁城外護城河、南海、中海、北海、積水潭、後海銀錠橋西、地安橋西什剎海,計七處;在西郊的有圓明園、頤和園、六郎莊、聖化寺、北塢、功德寺、泄水湖、耕織園、玉泉山、菱山鋪、湖心樓、暢春園、長河兩岸、萬泉河兩岸、紫竹院、樂善園內、樂善西池、樂善南池、樂善東池、倚虹堂、釣魚臺,計二十一處;在北郊的有德勝門外、立水橋,計兩處;在南郊的有大紅門、草橋、鎮國寺、團河、南蓮花池子、北蓮花池子、萬泉寺及京師護城河,計八處。”

北京的荷花稱不上“接天蓮葉”,也沒有“無窮碧綠”,映日的荷花卻是一樣別樣紅。不過在古代,這些地方都是帝后、皇親國戚及王公大臣們賞荷之所。關於帝后賞荷的故事也不少。

據說,乾隆皇帝的母親崇慶皇太后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太后,每當圓明園荷花盛開時,乾隆皇帝總會把太后從暢春園接來圓明園,陪母親一起賞花、用膳、聊天,並以詩紀之,其孝心可見一斑。

關於慈禧賞荷也有一個故事:據說有一年荷花盛開時,慈禧太后命人將無篷平底大船駕至昆明湖荷花叢中,自己扮成“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李蓮英扮成守護神韋馱站其身右,左邊是扮成龍女的宮女,然後藉助船下環繞的蓮花,拍攝多幅照片。誰知沖洗出來之後,慈禧太后都覺不太滿意。於是,她又扮成觀音模樣,以叢竹、山石爲背景,前面專門擺上幾盆盛開的荷花,讓太監李蓮英、崔玉貴扮成護法童子站立左右,重新拍照。

望和公園“仙境”(噴霧)中的荷花。

如今,時代大不同,平民也可以隨處賞荷了。北京城可以賞荷的地方可不止38處了。可以說,只有有水的地方,就會有荷花,而只要有遊船的地方就可以乘船近距離觀賞荷花,比如什剎海、頤和園、北海、蓮花池、玉淵潭、陶然亭、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望和公園等地,圓明園、紫竹院更是可以乘坐遊船穿越蓮花叢,感受一下白洋淀的氛圍。

圓明園的並蒂蓮。

其中,圓明園還有古蓮、並蒂蓮,特殊時期,如果想賞荷花,超開闊的圓明園是個好去處。外出做好防護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