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典動漫發新芽 老IP有了新玩法

現在的小朋友或許並不知道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但對於60後、70後、80後來說,上美影給他們貢獻了太多童年時代的經典動畫片,所以對老IP的新玩法他們也有更多期待——

哪吒鬧“互聯網之海”

5月25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上美影”)進駐京東商城,開設了自己的首家全網旗艦店。與此同時,上美影聯合京東,共同製作了一支微電影《JoyStoryⅢ:重返618號》。片中,上美影的多個經典動畫人物輪番出鏡,並和主人公小Joy首次同框,共同經歷了一場冒險之旅。這部6分45秒的微電影,讓無數中年人淚奔,記憶中的那些經典IP再次走入自己的生活。

有人總結稱:經典動漫發新芽,老IP有了新玩法。

上美影當年到底有多厲害

上美影旗艦店的主打宣傳語是:開啓童年英雄之旅。而在店鋪簡介裏,還有這樣一句:讓經典記憶融入生活。這裏面,有兩個關鍵詞,“童年”和“經典”。

現在的小朋友或許並不知道上美影和上美影的那些經典動畫人物,更不知道當年的上美影到底有多厲害。但對於那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尤其是60後、70後、80後,以及部分90後,上美影給他們貢獻了太多童年時代的經典動畫片。

時光倒流數十年,那時動畫片不叫動畫片,更不叫動漫,稱之爲美術片。作爲一個70後,山東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書法家靳永回憶說,小時候在村裏看露天電影,《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三個和尚》等,隔一段時間就會放一遍,因爲那時候電影太少了,農村可以放映的就更少。這些電影,不但小孩愛看,大人們也喜歡。因爲看的次數多了,很多電影的臺詞都能背下來。

從事藝術工作的網友“莫一奧在這”稱,那時的動畫片很少,翻來覆去地播。看的遍數多了,時常是等不及結束就匆忙跑向了小夥伴。多年後,偶爾想起片中形象,回味悠長。再次打開,細細品咂才明白,我們竟默默仰觀了高峯,並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偉大。

上美影20世紀60年代出品的《大鬧天宮》,已成爲經典中的經典。據瞭解,把《西遊記》繪成動畫,是上美影創始人萬籟鳴一直懷揣的夢想,特別是最激動人心的孫悟空“大鬧天宮”那一部分。最終,動畫大電影《大鬧天宮》獲得了第22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那個時代,不能用電腦創作,更沒有CG技術,所有的畫面,都是一張張用手畫出來的。一部一個多小時的動畫片,往往需要幾萬張手繪原稿。整個製作過程,有時耗時幾年。在《大鬧天宮》中,我們能看到,水簾洞像幕布一樣揭開,爲睡去的御馬蓋上雲彩等等。類似的鏡頭,在片中比比皆是。這樣的創作,畫面感十足,且極爲生動優雅。與多數動畫片簡單、扁平的鏡頭語言不同,上美影的創作充滿了原創性,因此誠意十足。

20世紀60年代,上美影推出了兩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和《牧笛》。前一部影片的原型,出自齊白石的水墨畫《蛙聲十里出山泉》,畫中兩山峽谷間,泉水汩汩流出,幾隻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游動。整幅畫裏沒有蛙,觀衆卻有如聞蛙聲之感。爲了創作《牧笛》,李可染大師畫了14幅《牧牛圖》給劇組作參考。上美影的製作團隊也不負衆望,精準地捕捉到了李可染的繪畫風格,完美詮釋了中國水墨畫的獨特審美。本片導演之一特偉曾說:“《牧笛》是我自己最滿意、最驕傲的一部片子。它體現的是一種藝術美,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之後,《哪吒鬧海》和《阿凡提的故事》相繼登場,中國動畫內容及製作方式開始變得更爲多元。特別是木偶動畫《阿凡提的故事》,人物特色鮮明,畫面色彩沉穩,對話詼諧風趣。那個騎着毛驢、留着山羊鬍的中年大叔,也成爲了中國動畫史上又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進入20世紀80年代,上美影推出了《九色鹿》。該片由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故事改編而成。這部短片僅有25分鐘,但主創人員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80年夏天,上美影的製作團隊對着敦煌壁畫,臨摹了五本速寫,5位主創人員在千佛洞中待了整整23天。這部動畫片,從色彩和人物造型上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北魏壁畫的風格,觀衆甚至可以看到畫面中宣紙的質地與肌理。上世紀80年代,上美影還有許多優秀動畫片產生,如《三個和尚》《猴子撈月》《天書奇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那時的上美影,集聚了中國動畫事業的奠基者萬籟鳴、特偉、萬古蟾、萬超塵,美術家靳夕、導演錢家駿等衆多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上美影創造了一部又一部經典;這些經典,被一代又一代人熱愛。

經典更需要與時代同行

打開京東上美影旗艦店,首頁上的第一件商品是一個老式放映機。這是一個手工木製3D立體拼圖,看得出來,做工非常精緻。這件玩具,被上美影旗艦店稱爲“鎮店之寶”。而在首頁的“精選”一欄裏,以上美影經典動畫人物爲主題,列出了七站,分別是:第一站,齊天大聖之有勇有謀;第二站,哪吒鬧海之爲民除害;第三站,葫蘆兄弟之勇敢正直;第四站,黑貓警長之伸張正義;第五站,阿凡提的故事之聰慧幽默;第六站,天書奇譚之敢作敢爲;第七站,大耳朵圖圖之萌娃成長。各站下面,羅列着數種商品,主打是手辦,如孫悟空Q版手辦、葫蘆兄弟手辦、黑貓警長套裝手辦、阿凡提Q版手辦等。除了手辦,還有毛絨玩具、手機座、手機殼、摺紙玩偶、拼圖、創意水杯、帆布包、掛件等等。價格從十幾元、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最貴的,就是那個“鎮店之寶”,標價249元。可以說,上美影賣的這些經典動畫人物的衍生品,價格上相當親民。

在歐美市場,動漫衍生品是個很大的產業。一個動漫大IP的誕生,馬上會帶來無數的衍生品。比如變形金剛系列、蜘蛛俠系列、復仇者聯盟系列等等,隨着電影的上映,各種手辦、玩具、遊戲等隨之推向市場,形成一條巨大的產業鏈條。相比幾十塊錢的電影票,衍生品的價格更高,附加值更高,利潤也更高。在濟南一家大型商場的一個玩具店裏,記者看到,一個漫威授權的正版復仇者聯盟系列手辦玩具,比如滅霸或鋼鐵俠,能賣到四五百元的高價。在這方面,與歐美相比,我們顯然有巨大的差距。一個原因是我們的動漫大IP本來就少,二是我們對衍生品的策劃、設計和開發不夠重視,整個產業的成熟度不夠。在新的動漫IP不夠有說服力的情況下,上美影將那些滋養過幾代人的經典IP重新挖崛出來,用全新的設計、足夠的誠意和更親民的價格推向市場,既是對藝術的尊重,也是對市場的正確理解。

在上美影產品的評價區,網友陳鍾林留言說:講真,以前的動漫風格比現在好多了,畫風還很細膩。網友hamhams說:長袖飄飄、白衣若雪的哪吒,在暗如黑夜的暴風雨中橫劍自刎的一幕,讓無數人久久不能忘懷。網友靖寒說:人生第一個偶像是孫悟空;九色鹿、哪吒鬧海都看哭過;天書奇譚裏的老狐狸是童年陰影。網友婷婷則表示:這麼優質的IP,必須發揚光大,每一個少年都值得有一個英雄夢。

國產動漫產業趨向冷靜

近年來,隨着《哪吒之魔童降世》《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國產動漫電影的熱映,動漫行業掀起了一股新浪潮。去年,我國動漫產業已達到1941億元的總產值,動漫網站約402個。

5月26日,艾瑞諮詢官方微信號發佈《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有望在2020年突破4億大關。

與此同時,得益於移動互聯的發展和普及,互聯網巨頭們也紛紛進入動漫產業,試圖從這片紅海中分一杯羹。騰訊、優酷、愛奇藝、B站等平臺類公司以及光線和萬達等影視類公司在泛娛樂產業的資本投入,助推了中國動漫產業的快速發展。

然而《報告》同時指出,隨着互聯網人口流量紅利逐漸消退,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已進入平穩增長期。在用戶增長趨緩的同時,我國在線動漫市場規模也從高速增長期過渡到平穩增長期。2015年起我國在線動畫、漫畫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增長率分別爲313.7%和82.5%,而2018年後則過渡到平穩增長期,增長率保持在15%左右。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動漫行業相關投融資筆數以及金額出現大幅度跳水,且與2018年國內動漫行業投資事件全年達73筆、融資金額達75.5億元相比,2019年相關投資事件僅32筆,融資金額則下降爲21.1億元。

“從趨之若鶩到融資明顯減少,實質上是投資者甚至整個動漫產業市場趨向冷靜。”互聯網傳播分析師鍾倩表示,前幾年動漫產業存在高速發展但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導致很多動漫企業在搶佔市場份額和經營能力上都有所欠缺,最後被市場淘汰。

鍾倩稱,目前國內動漫市場仍處於持續拓展的狀態,但互聯網人口紅利消退後,在線動漫產業將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平臺運營模式和平臺輸出內容不斷創新,符合市場需求的在線動漫平臺才能站穩腳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