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时间线,1871台湾琉球危机,清朝放弃琉球背后真相

文接上篇:日本侵华时间线,1870年一个案件,让日本千年夙愿成真

在上一篇中,明治天皇政府通过两面三刀,软硬兼施还有谈判桌上的,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将刚主政清政府外交的李鸿章忽悠的一愣一愣,最后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

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完成了日本千年以来的夙愿那就是和华夏关系正常化,进而在和清朝藩属国交往中占据身份优势。

(得寸进尺的明治天皇)

有了这身份上的优势,日本就有了干涉大清朝藩属国的相对优势。

这相对优势,让日本开始不安分起来,条约签订仅仅半年后,日本又一次耍了心机。

这一次,则用的是一箭双雕之计,明指台湾,暗夺琉球。

1871年12月,清朝铁板藩属国琉球派遣66名朝贡贸易使者,乘船去往清朝朝贡,却在回国途中遭遇飓风,流落到了台湾。

一群语言不通的人登陆,让台湾高山族人以为是外敌来袭,不由分说就打了起来。

最后琉球使者团54人被杀,剩下的12人逃亡。

得知消息的清政府,立马派人保护剩余的12名使者,给于抚恤的同时,还将他们送回了琉球。

(曾经的琉球王宫)

按理说,这事跟日本一点关系木有,可日本要找理由,如何会讲规矩?

得知消息后,日本居然说这群琉球人是日本国民,开始叫嚣为他们报仇。

随后为了名正言顺报仇,日本在1872年10月居然宣布琉球属日本藩属国,当然这一切都是暗地里进行的。

狡诈的日本人,没有官方知会清政府,清政府一看你都不知会我,估计也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没有理睬。

沉默有时候是无声的威胁,而有时候却是纵容的开始。

清朝的沉默,让日本人看到了得寸进尺的机会。

一年后的1873年11月,日本使者副岛种臣前往清朝,以庆贺同治帝亲征为由试探清朝真实态度。副岛种臣又一次耍了一个诈。

(琉球朝贡使者团)

他一边和李鸿章会谈时候只字不提琉球事宜,只谈朝鲜。

一边又派人去总理衙门交涉所谓的琉球人被杀事宜。

这两面会谈其实别有深意,李鸿章虽然被忽悠过一次,但并不蠢,在忽悠难度比较高,这是其一。

其二吗就尽显日本人狡诈本色,他们派人去总理衙门就是寻机找寻清政府语病的。

总理衙门本身主要管的是外交事宜,而不是藩属国事宜,和今日的外交部很向。

在哪里说错了话,就能模糊琉球事件的性质,由藩属国事宜变成外交事宜,进而模糊琉球藩属国的定义。

果不其然,总理衙门有个蠢人上套了,这个人就是毛昶照。

按理说日本人过来谈琉球问题,他们完全可以不予理会,可他却说是:

杀人者皆生蕃,故且置之化外。

这样的话,无疑是给人口实,柳原前光就借口这置之化外,将台湾归属与大清这样的既成事实给模糊了。

你自己都说他们是“化外之民”,不就是告诉我们,这不属于你管辖范围吗!

我得个乖乖,为何说外交无小事,这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他们怎么是化外之民?)

需要借口的日本,立马借题发挥,以“化外之民”为借口出兵台湾。

配合国内爆发的下级军官逼迫政府侵台、征韩风潮。

明治天皇也在和重臣商量之后,下定决心研究如何侵台,甚至弄出了一份《台湾蕃地处分要略》文件。为了保证侵略计划的顺利执行,日本人还通过驻日美国公使德·朗之口,将日本意图传递给美国,甚至私下拉拢了美国人李仙得当顾问,参与计划制定。

这无疑是日本高明举动。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日本对外战略,在还没行动之前,就想好后手,可谓细致非常。自此后,美国在甲午战争之前,因为日本刻意示好,一直是日本侵华战略帮凶。

而那个时候的清政府做了什么?貌似啥也没做!

由此才有后来的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在安排好内部外交之后,行动力迅速的日本与1874年4月组建了3600人的侵台部队,在美国船只的帮助之下,开启了侵台序幕。

(日本军队出征)

都要打过来了,大清朝依旧无动于衷,反而又一次被日本使者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原来军队出发同时,日本使者柳原前光也去中国,说日本出兵并不是针对大清。

当时清政府,对危机一无所知,要不是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告知,连消息都不知。

总理衙门接到英国消息,还有日本公使的表态之后,依旧对消息真实性有怀疑,直到日本军队登陆开始前敌侦查消息传到北京后,才派出李鸿章进行交涉,派出沈葆桢带兵赴台。

这外交技能点,说他们是0分都是夸奖。

幸运的是,侵台日军,在高山族同胞抵抗之下,在沈葆桢军抵达之后,借助疫病流行让日本寸步难进。不过这一切,其实也在日本计划之内.

因为日本政府从始至终目的都不在此,而是项庄舞剑,意在琉球。

随后的1874年月,清朝和日本开始谈判交涉,日本又一次狮子大开口。

既要军费补偿,又要占据领土的归属权,更要用就断绝琉球和清朝的藩属关系。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套,日本真是玩的666啊!

(日本一箭双雕)

面对日本的无理要求,李鸿章又一次上套.

一边指责日本两面三刀,一边又在日本软硬兼施,列强调停后习惯性的选择了妥协,因为总理衙门毛昶照给日本人,所谓“化外之民”的口实,让他失去了道义!

陷入僵局谈判,在日本部分退让,英国公使出场“拉偏架”下最终成破财消灾之举。

随后不久关于日本侵台的《北京专条》签订。

面对日本的悍然入侵,清政府居然承认了日本出兵台湾是“保民义举”,不仅如此,还在条约中说高山族人杀害琉球使者,为将日本国属民妄为加害。

这无疑是暗中承认了琉球为日本领地,也给后续对日交涉埋下无尽隐患。

在这一前提之下,给受害者的十万白银赔偿,还有日本的40万白银军费,就变的不值一提了,反而很是搞笑了!

签约第二天,日本签约代表大久保利通离开北京去往上海,拿着从上海税关支取的十万白银到台湾、下令日军撤出台湾。

志得意满的大久保利通,获得了日本舆论的广泛赞誉,至于大清朝这一次的外交失败,国人又有几人知道真相。

这次之后,琉球从此因为条约不在成清朝藩属国,也给了日本后续继续侵台的口实,遗祸无穷的同时,看完这一系列操作,我不由想问。

(总理外交事务衙门都是人才)

这群负责对外交涉的人,他们是不是傻?

系列文章预计五篇:下篇为!

日本侵华时间线,吞并琉球,日本的外交冒险为何步步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