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

節日離不開喫,不同的節日,主題食材也有季節性的不同。

比如過年要喫餃子,元宵節要喫湯圓,二月二喫燎豆,清明節喫青團,中秋喫月餅,端午節就要喫糉子。

糉子,又稱角黍,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古人祭祀用的食品,有人甚至考證出糉子早在一萬年前已有雛形,是最早的快餐。

古人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

到了晉代,糉子成爲端午節慶食物。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裏記載了“角黍”的製作方法,當時主料爲“黍”,也就是黃米。

唐代,糉子已“白瑩如玉”,可能是白糯米,糉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

宋代,蜜餞糉子出現了,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說,

“糭,俗作糉。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爲節物相饋送。或言爲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可見,明朝時期,糉子多用白糯米制作了。

端午節要喫糉子,應該與中國古人的養生意識有關。

傳統中醫認爲,人得病主要來自兩個途徑,一是外傷,二是內溼。

所謂外傷,不只是外部器物損傷,還指外感風寒,傳染性疾病接觸等,比如新冠肺炎;而內溼,主要是飲食起居不當引起的溼寒積聚,導致身體內部的淤堵,比如晚上喫多了,喫撐了,可能導致很多疾病。

《黃帝內經·太陰陽明論》裏說:

“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府,陰受之,則入五藏。……故陽受風氣,陰受溼氣……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溼者,下先受之。”

講究天人合一的中國古人,飲食養生意識貫穿全年,而且隨季節變化而不同。

比如,《黃帝內經》針對春夏秋冬四季特點、人體與季節的屬性關係,提出了四季養生宜忌、二十四節氣養生要點。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很重視食療,傳說“餃子”即爲其發明,用於防治凍瘡和傷寒;

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特別列出《食治》篇,並強調,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中國的節日美食兼有養生滋補的功效,尤其是古人把端午所在的農曆五月稱爲“五毒月”,認爲是天氣溼熱、百蟲橫行的時節,所以此時的飲食一定與解毒、防蟲有關,於是就發明了糉子這種神奇的食物。

糉子從外到內,都體現了中醫食療養生的智慧。

糉葉,一般爲可分爲葦葉、箬葉和荷葉,都是取自天然的植物,《本草綱目》記載,糉葉具有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癰腫等功效。

近年來研究證明,箬竹葉多糖物具有抗癌效果。

糉子裏的黍米,黃黏米,是北方釀造黃酒的主要原料,中醫認爲,黍米滋補腎陰、健脾活血,還有治療杖瘡疼痛和小兒鵝口瘡的功能;

南方的白糯米,富含 蛋白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等功效。

糉子裏添加的紅棗、蜜餞、板栗、五仁等八寶,還有火腿、醬肉、鹹蛋黃等,營養豐富,對體虛的人也是很好的營養品。

友情提示:再好的食物,也不能貪喫。

醫聖張仲景非常重視“輕食”養生,他認爲很多疾病都是因爲貪喫喫出來的:

“貪食,食多不消以致痰溼內生,氣血瘀阻或營衛氣血化源不足,疾病從而生焉。”

所以糉子再好,也要適量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