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上的火星,地上的火星

2018年7月欧洲空间局MARSIS团队宣布首次确定火星上可能存在成规模的液态水。我国也将在今年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预计7-8月间,在火星距离地球较近的时候,实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

对火星这颗红色的星球,人类始终拥有着无穷的遐想和不灭的好奇,并期待着它能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家园。人们不停地探索,试图搞清楚这颗遥远太空中的星球上有什么?它上面有什么风景?能不能在其中发现文明的残迹?……

科幻电影中构想的火星环境

《火星救援》 剧照

除了照片和想象,火星遥不可及,但在中国的西部,有一片神秘的地方却可以让人类无限接近火星,体味仰望星空的震撼和宇宙中的苍凉孤寂。

除了风声,这里再没有其他声音;除了沙土、石块,这里再没有其他生命;除了灰黄、暗黑和闪光的云母片,这里再没有其他颜色。

一片死寂。

这里是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刘慈欣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被震撼了,他说仅凭航拍,分不清这里是地球还是火星。

(上)乌席勒 摄
(下)拂晓

在这片连鸟都不飞来、石头都能被烈日灼化、能被劲风蹂躏成粉末的地方,却吸引了一位北京姑娘,让她远离大都市的繁华、克服生活的不便、接受和家人的分离来到这里,最终她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一手开拓出人类栖息地——火星营地。

星空下的“火星营地”

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曾阳 摄

2

从北京到火星,

是“爱”不是“坚持”

6月10日清晨6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一间二层小楼的灯准时亮了。15分钟后,袁振民出门晨跑,这是她从北京来冷湖近3年一直在做的事。

2017年8月,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和冷湖行委(现已调整为冷湖镇)合作,在冷湖镇荒凉的雅丹地貌里共建冷湖火星小镇。作为深度科幻迷,之前又为青海省海西州旅游局做过文体旅融合发展策划的袁振民告别老公、儿子和繁华的首都,代表这家公司独自一人来到冷湖,负责建设、运营“冷湖火星小镇”,成为“火星移民局局长”和火星小镇“原镇民”。

“和宇宙百亿年的历史相比,人类太渺小了,可以说是不存在。”说起从北京到“火星”的反差,袁振民不喜欢用“坚持”这个词,“当你不喜欢一件事但不得不做时才需要‘坚持’,可我爱这里。”袁振民笑着说,生活的不便和家人的分别这些地球人关注的问题,对她来说就不是问题,让“冷湖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起点”才是她的梦想,“我正在一步步实现它,所以我很快乐!”

袁振民喜欢一边跑步时一边思考,就像她喜欢躺在“火星”地表看繁星观银河,想着自己可能是宇宙大爆炸后一粒中微子的后裔;或者凝视的一颗星星上正有别的生命凝视着她;或者计划着未来能有一次无限遥远的太空旅行……可以说,跑步时,她不关心地球,只想着火星。

“火星营地”的建设,可谓是“火星速度”。

2018年3月,建设火星营地的规划初现。仅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考察企业、签订合同、施工建设等环节。9月14日下午2点,火星营地建成,并迎来第一批登陆者——包括刘慈欣在内的科幻文学作家们参加首届“冷湖科幻文学奖”颁奖。

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曾阳 摄

2020年6月10日下午,袁振民又来到火星营地。尽管因疫情受到了一定影响,这里仍住下了来自广东等地的众多登陆者,有人忙着在“火星移民局”签名板上留下姓名,有人正穿着宇航服在“火星”表面行走。看着登陆者们在基地中安心地喝茶、拍照,厨师等服务人员有条不紊地工作,袁振民感觉近3年的开拓已初显成效。

3

提问:“火星”补给靠什么?

回答:网购啊!

“火星”的一切逐步走上了正轨,袁振民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会呆在这里。尽管她的名字听起来有点“汉子气”,但事实上,袁振民在这里也仍然保持着大都市女性的精致。

这里空气干燥、紫外线强烈,做好保湿和防晒工作非常重要;她还一直保持着在北京时喝手冲咖啡的习惯。面膜、咖啡豆这些日常消耗品只能通过网购来解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少不了网购,哪怕身处“火星”。

不过在“火星”网购确实不那么容易。因为实在太过偏远,很多卖家并不往这里发货,面膜、咖啡豆、红酒、麦片、多功能养生壶……很多时候袁振民负责提需求,远在北京的老公会在京东下单送过来。“他掐指一算我的面膜快用完了,会主动一次给我买够寄过来。”但东西有时得在就近的甘肃敦煌请人捎过来,有时得在青海省西宁市或者德令哈中转一下,收货周期都比较长。

直到最近,镇政府有人告诉她,京东物流有望直接送达了。

2020年春节期间,镇上有关领导在《新闻联播》上看到,京东物流已经在同样偏远的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镇设站,居民购物十分方便。便同京东物流青海片区相关负责人沟通,能否在“火星”设站,开通“火星”配送专线。

这一思路与京东物流最近升级推出的“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不谋而合。该计划将面向低线城市及重点县镇继续布局物流新基建,创新仓储模式,提升县镇村三级物流触达能力和服务时效,推动城乡物流普惠,再塑中国消费者物流体验。同时,将加快供应链、快递、冷链等业务下沉,服务产业带、农产品上行,助力当地脱贫攻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这不仅使得广大下沉市场的物流时效大大提升,还是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消弭物流服务差距和助力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

而乌鲁木齐、阿克苏、天水、银川、西宁等城市作为城市仓和转运仓,可以有效提升物流辐射力,更好满足县镇村消费者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仓储设施中4至6线城市订单占比最高达到90%,当地消费者收货将更快。

未来,京东物流还将瞄准60万行政村进一步拓展物流服务触达能力。

京东物流车行驶在火星一号公路

4

Mission 001:

6月11日,发往火星营地

6月11日,京东小哥郭晓冬早早收拾了卡车,准备开始今天一项特殊的任务。4年前加入京东的他,工作越发干练,检查货物,加满汽油,再次确认收货人的地址: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火星营地。

距离目的地火星营地还有最后90公里,地面的雅丹群开始显现,这里有着层次最丰富的雅丹地貌,粗犷得近乎残暴,美丽里裹挟着无情。

下午,火星营地蓝灰交界的地平线上一抹红点突然出现,起伏跳动着越来越近,走过空寂颠簸、尘土漫天的火星一号公路,出发7个多小时后,京东物流“小红车”顺利登陆火星。

04:22
京东物流车抵达火星营地

毫无疑问,今年“618”前夕,袁振民的老公又在京东为她购买了补给,里面包括:两盒咖啡豆、两根跳绳和刘慈欣科幻小说《球状闪电》。“就差这一本,大刘的书我就集齐了。”

——这就是京东物流送抵“火星”的第一单!

京东物流送达“火星”第一单

拆完快递,袁振民一边喝咖啡一边感慨,“这里生活确实不便,我个人可以克服,但还是希望电商服务能够延伸到这里,为国内外前来探索太空的地球人,提供更多便利,也期待小红车能经常登陆‘火星’。”

袁振民

这一切正在变为可能。据了解,京东物流2010年10月进驻青海,第一个站是城西站,日均单量200单左右,当时仅1位站长,4位快递小哥。如今十年过去,全省共有39个站点,日均单量同比翻了200多倍。

目前,青海全省有10个站点是单人单站,也就是说一位京东小哥服务数千甚至上万人群。其中配送范围最大的就是前文提过的花土沟站,服务片区内1万余人口,配送范围2.9万平方公里。这里也是青海省内距离火星小镇最近的站点,“火星站”有望从这里启程。

京东物流青海片区负责人表示,京东物流将努力解决火星小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此次应冷湖镇之邀来开拓“火星线路”,是京东物流下沉战略的延续,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也希望,随着火星小镇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这里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如该量能稳步提升,就可开设“火星站”,届时购买自营商品下单收货时间有望从10余天缩短至5天。

5

“火星”与 地球文明的联结

和袁振民一样,希望电商能够把服务能力尽快延伸到这里的还有当地政府。只凭一己之力,袁振民跑不出“火星速度”,当地政府的支持也是关键驱动力。

冷湖镇直属于茫崖市,茫崖市下属三镇,有汉、蒙古、藏、回等17个民族共6万多人,另外两个小镇,花土沟镇与茫崖镇已经有了京东快递站点。而据45岁的藏族干部、冷湖工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田才让介绍,冷湖小镇因石油资源而繁荣,在上个世纪60年代,居民人数曾达到10万,后来因石油资源枯竭工人撤离,冷湖又从市降为镇,当年喧闹的石油基地,如今断壁残垣,成了遗址、废墟。

“冷湖的历史至今刚过一个甲子,若再找不到转型之路,等不到下个甲子,冷湖恐怕重回无人区。”田才让心里着急,要在颠覆重构中探索冷湖的未来:从地下转向地上转向星空、从地球转向火星转向宇宙、从遗址转向精神转向文化,实现资源重构、价值重构、经济体系重构。

袁振民和她供职的文化公司,就是田才让专赴北京“引智”而来,双方对于利用冷湖地区极端典型、与火星几无二致的环境来发展“科学、科普、科幻+旅游”的方式一拍即合。

距离冷湖镇中心大约67公里的赛什腾山,海拔4500多米,一条公路起伏但笔直地通往山脚,越接近越感觉正在走近《魔戒》中的末日火山,黢黑的岩石裹挟着恐惧和压迫步步逼近。

袁振民和田才让在赛什腾山上

同时,这里还具备世界级优秀的光学天文观测条件,亦是中国大型光学天文台址的核心战略资源。冷湖和赛什腾山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空气洁净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对天文观测研究具有独特优势。当地政府成功引进了多个国家大型天文望远镜项目。现在,在赛什腾山顶处,两台天文望远镜正在工作,数据实时传回国家天文台。另外,几个更大型望远镜项目正在开工建设。

冷湖具备适合夜空摄影的绝佳条件。2020年5月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冷湖的星空照片,冷湖被认为拥有“极致完美的晴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邓李才

“这里将会有很多科学家来工作,火星小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我们希望能探索出一种模式——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冷湖模式’,让冷湖的故事一直延续下去。”田才让说,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游客,身处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身处“火星”,也需要和地球文明联结。

冷湖的发展和京东的下沉战略互相契合,让京东自建物流体系有了扩张的可能,如同当年冷湖挖开第一口油井,“火星”第一单有着更多的象征意义,京东物流让西北的荒漠有了一抹亮色。

但说到底,冷湖火星线路的试运营是京东物流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缩影,奔驰于砾石堆积的戈壁滩,赤裸的峰峦和沟壑,7个小时的“火星”配送实际上是青海京东小哥们的日常。

辛苦,但意义非凡。

田才让表示,他们真切希望京东可以参与到冷湖火星小镇的发展中来,也许当冷湖实现了宇宙探索和太空旅行后,京东就是第一个为太空人提供服务的“宇宙商家”。

(文:Roger,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