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清朝非常厉害的皇帝,康熙帝8岁登基,从此之后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前部分。康乾盛世的出现让清朝的国力走向了巅峰。不仅如此,康乾盛世也成为了历史上非常罕见的盛世之一,总之,康乾盛世的出现,让清朝的国力大大提高。能够创造出康乾盛世,与当时康熙帝重用汉臣有很大的关系。不仅仅是康熙帝,其他清朝皇帝也是如此。

清军能够入关,就与汉人有很大的关系,假如没有吴三桂投靠清军,恐怕清军在当时打败不了李自成。其次,清军刚刚入关的时候,得到了很多汉人大臣的辅佐。康熙帝时期,同样出现了很多汉臣,这些人给康熙帝出谋划策,让清朝走向了一个巅峰。康熙帝晚年时期,出现了九子夺嫡,这样的情况下,皇子为皇位大打出手。

皇位是非常诱人的,因此皇子你争我夺,最终康熙帝的四儿子胜出。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雍正帝的即位让九子夺嫡的争夺告一段落。值得一提的是,九子夺嫡的真正结束,并没有因为雍正帝的即位而结束。在雍正帝即位之后,仍然发生了很多皇位争夺事件。在雍正帝即位的过程中,一位汉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人就是张廷玉,说到张廷玉人们肯定不陌生,作为清朝时期有名的汉臣,张廷玉的能力肯定毋庸置疑。其次就是,张廷玉更是一个三朝老臣,无论是哪一个朝代,能够做到三朝老臣,可以说是官场不倒翁了。这样的官场常青树,无疑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在张廷玉最为鼎盛的时期,朝中的官员都是忌惮三分。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有心腹大臣,雍正帝也不例外,张廷玉无疑是雍正帝的心腹大臣之一。康熙帝在位期间,张廷玉就已经为官了,只不过当时的张廷玉官职不算大,到了雍正帝即位后,张廷玉的官职发生了改变。同时张廷玉被雍正帝看重,成为了雍正帝的心腹大臣之一。经过雍正帝的一番培养,张廷玉进入了朝廷的核心。

虽然是雍正很喜欢张廷玉,同时张廷玉也得到了信任,可是,在朝中的张廷玉为人很孤僻。也就是说,在朝中的张廷玉几乎没什么人缘。在朝中的张廷玉几乎是独来独往,不喜好与人结交。可是,身为雍正的宠臣和权臣,更是雍正最为信任的大臣,为何朝廷的其他官员不去巴结张廷玉呢?这其中有怎样的奥妙呢?

之所以没有人巴结张廷玉,就是因为张廷玉自己的个性问题。张廷玉平时是很和气的,但是对待政务上的处理态度向来都是刚正不阿的。张廷玉为官是不讲究情理的,凡事都是公正地处理,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没什么人缘,可以说张廷玉是铁面无私。掌管吏部时,张廷玉发现有个叫张某的人喜欢徇私枉法,用手中的权力欺压百姓不说,竟然还压榨底下官员。

当时的这个官员和很多官员交情好,因此这些人都是这个官员的靠山。很多人是敢怒不敢言,张廷玉却是一个例外。张廷玉可不管这些,在发现张某确实违规的证据后,他下令抓捕张某,当时有好多人私底下找到张廷玉,为张某说情,但张廷玉并不打算改变主意,而是坚定地执行了法规。正是因为此事,张廷玉有了一个外号“伏虎侍郎”。

雍正时期,张廷玉是风生水起,可是到了乾隆时期,张廷玉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乾隆十四年的时候,张廷玉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年的十一月,乾隆找张廷玉谈话,询问身体情况。这个时候张廷玉的身体非常差,如果无人搀扶,已经就难以正常行走。张廷玉借着这个机会跟乾隆告病,想要得到退休的机会。

可是之后,乾隆告诉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但是经过张廷玉确立之后,乾隆颁布了这样的谕旨:“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余恩或过之。可例青田原佑庙,漫愁郑国竞摧碑。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这首诗为张廷玉后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乾隆以为,自己表现得如此大度,张廷玉就应该亲自来谢恩。

可没想到,张廷玉只派了自己的儿子来。乾隆大怒,给张廷玉发了一道谕旨表示责问。在乾隆看来,这便是结党营私,万万不能忍受。乾隆大怒,召来张廷玉大骂一顿,剥夺张廷玉伯爵的伯爵爵位。最终乾隆借收缴当年赏赐给张廷玉财报为由,进行抄家检查,仔细查看张廷玉书信、文字,看看是不是有诋毁朝廷,心怀不满的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