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會談戀愛的姑娘跟我說,愛情裏最重要的是學會“看人下菜”。反正你愛的又不是他,而是那個身處愛情中的自己,所以與不同的人戀愛,適應不同的角色扮演,不僅不算虛僞,而且非常有趣。

“一輩子當幾輩子活,一個人是一支隊伍,分手了還能做朋友,多好。”身高不到160cm,相貌普通的她,說這話的時候又甜又美,我都忍不住想親她一口。

她今年35歲,正準備嫁給一個比自己小7歲的男朋友。她信命理學,說年齡相差7歲吉利;她也信心理學,說只有忘我纔是真愛。

我問,你結婚了還看人下菜嗎?她說“對呀,與人鬥其樂無窮”。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她是一個可以自由看人下菜,跟誰戀愛都開心的女孩,爲什麼非要拖到35歲才結婚,她擇偶的標準又是什麼。

她笑,說:“我沒覺得誰是非嫁不可。再好的人,也是在愛情裏最好,享受完就完了,彼此還能留個念想。反正我是嫁給誰都能幸福的那種人,所以,關鍵要看我遇到的這個人,是不是在結婚time上,35歲是我自己定的時間。”

她男朋友我見過,比她小7歲,自然有小男生的嬌氣和幼稚,她像小媽媽一樣哄他爲自己做這做那。

男朋友還小心眼,她也將就他,出去玩經常發視頻給他,讓他知道自己跟誰在一起。朋友笑她,她並不在乎,在她看來,婚姻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兩人好纔是真的好,別人的態度不重要。

我好奇她這些智慧是從哪兒來的。

“我二十幾歲就開始做淘寶、開公司,那時候經常聽人說,女孩子太會賺錢嫁不好。我不服,想着再難纏的客戶都被我治得服服帖帖,戀愛結婚算個啥。慢慢學着用做生意和對客戶的方法去談戀愛、結婚,好實用哩。”她笑嘻嘻地說。

我太喜歡她了,不緊不慢、不急不躁,一切運籌帷幄,像湖水一樣包容,像暖風一樣柔軟,讓人特別想要信任和親近她。

我相信喜歡她的男孩,喜歡的也是她的這種鎮定自若、如田園般寧靜的力量。

傳統意義上,看人下菜不是什麼好詞兒,有拜高踩低之嫌。但我覺得它充其量是個中性詞,指對付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辦法。

在愛情裏,很少有人真能做到看人下菜。大多數姑娘都中毒太深,覺得在愛情中要“做自己”,怎麼擰巴怎麼來,怎麼作怎麼來,作天作地還作不走的,纔是真愛。

認識很會談戀愛的姑娘之後,我總在想,真正的愛自己、做自己,可能真的不是讓誰把你當成公主寵。“寵愛”聽上去溫暖,其實底色悲涼,說來說去還是把命運交給別人。

在一段關係裏,真正掌握主動權的人,不是被寵愛的,而是懂得“看人下菜”的。

你是什麼人,我就給你什麼菜,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離不開我的菜園,變成我的菜;這個氣勢,是不是比“我要什麼你就得給我什麼”大好幾百倍?

“看人下菜”,把身邊的一切籠罩在自己溫暖的羽翼之下,是更大的力量。

“看人下菜”,像對客戶一樣對待伴侶,任你作天作地都作不出我的手心,是更長遠的自愛。

無論戀愛還是婚姻,都不是誰受寵誰幸福、誰安全,而是誰掌握了主動權,誰就信心百倍、越活越滋潤。

愛情、婚姻裏,看人下菜的本事,咱們都要學學。女人身段越柔軟,氣場越強大,你想要,我給你好了,多大點事兒啊。你舒服了,我也就舒服了,更重要的是,你舒服久了,就離不開讓你舒服的我,到那時候,還不是我說了算!

哇,真是高明!

關於本文

● 作者: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