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鸣 来源:功夫财经

6月以来,包括深圳在内许多热点一二线楼市,出现了火爆的“打新”现象,但是一向视舆论为一要务的地方政府,却都默契的没有发声。

统计局发布的5月房地产数据显示,全国四个一线城市,除广州外,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同比去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深圳,二手房同比去年甚至大涨了12%。

不过令人诧异的是,5月各地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中,更多的是关于人才引进,以及发放购房补贴的政策,而关于抑制楼市过火的政策并没有出台。

这些城市此时这样的态度意味着什么?一个宽松的楼市,对于经济的恢复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01

深圳打新创纪录

“打新”应该是当下楼市最火的一个词,也就是限价楼盘入市,购房者参与摇号购房。由于与周边二手房价格存在较大的倒挂,每次新盘入市也大多形成抢购热潮。

“打新”也是深圳楼市今年最重要的事情。

6月21日,金融街华发融御花园一期,公布了前5天诚意登记结果。

最终有8998位购房者参与摇号,冻结资金超过90亿元,打破了深圳的历史记录。

8998人抢343套房,中签率仅有4.37%。大多数购房者注定要陪跑。

更夸张的是,新锦安海纳公馆此次仅推出5套房源,认筹总计1171批,中签率仅有0.4%。创下深圳最低中签率纪录。

深圳人民就这么有钱吗?即便冻资几百万,也阻断不了抢购的人潮。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5月深圳投资客占比为35.62%,较上月升了4.94%。

答案揭晓,原来是投资客在作祟。

事实上,即便在今年疫情期间,深圳首个开盘项目招商蛇口太子湾湾玺也是“三开三罄”,甚至一度出现百余名戴口罩购房者看盘。

3月以来随着楼市逐渐解封,深圳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就没有掉下来过。

尽管高层今年也在多个场合强调“房住不炒”,明显有炒作氛围的深圳楼市并没有出台任何实质性的措施。

也只有之前在深圳因“房价涨幅全国第一”的舆论压力下,相关部门才象征性的发文要严查深圳二手房市场。

我在此前的文章《涨幅超深圳,这个地级市,下死手了》中,也已经提到,像深圳、北京这样警告性监查政策,并不能从实质上压制楼市旺火,反而会做实房价涨幅。

深圳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其实也是承认了楼市这种火热的行情,作为一线城市,深圳的态度,也代表了全国的态度。

当下为了恢复经济,一个相对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太重要了。

02

稳就业、保信心

今年情况特殊,“稳就业”成为重中之重,而一个火热的房地产市场确实能带动就业。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以工商登记为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我国新增注册房地产企业超过16万家(全部为企业状态),较去年同比增长44.25%。反而这些新增的房地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一线以及新一线重点城市。

另一方面,截至2019年,房产在我国居民资产配比中约占71%,相比之下,许多发达国家居民资产中房产的占比通常在50%以下。

房改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中国老百姓对于楼市寄予了太多期望。

但是2019年,楼市的表现对于有房一族而言并不尽如人意。

以北京为例,去年12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均价5.9万/平米,较2017年317调控当月历史峰值下跌了12%。

这也意味着,北京2016下半年以来的购房者都处于亏损状态。

同样在强调控措施下的上海,深圳,广州,也处于相似的状态。

资产价值的缩水,也意味着信心的下降。

同时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部分经济指标也在显示现在人们信心不足。

03

信心比黄金重要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0.8%,实际下降3.9%,人均消费支出名义下降8.2%,实际下降12.5%。居民收入和支出增速差异很大。

这也就说明,人们将挣到的钱更多的存入了银行。

我们将时间拉长,2010年之后,其实我国居民的消费增速又超过了收入增速,消费也逐渐成为我国拉动经济的最重要力量。

如今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从统计局公布的第一季度数据来看,消费不足依然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虽然较上月增长了4.7%,但是和疫情之前的2019年平均8%的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

进出口方面,5月出口同比增长1.4%,较4月回落6.7%,低于2019年5%的平均水平。五月进口同比降低12.7%,较4月回落2.5%,同样低于2019年1.7%的平均水平。

我们再看一下同样位于需求端的固定资产投资各分享情况。

5月,只有房地产和基建合并金额同比上涨9.8%,高于2019年平均水平,但是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5.3%,低于2019年的平均水平。

进口、制造业投资与国内消费紧密相联。当下进口与制造业投资持续低迷,主要是国内消费不足所导致。

因此,拉动消费就成为当前经济恢复的最主要力量。

信心比黄金重要,只有人们信心不断增强才能正向带动消费。

所以楼市在此时保持一定的热度,并不是一件坏事。当经济大致恢复至去年水平,人心稳定、信心增强,或许新一轮的楼市严控又会卷土而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房地产“夜壶”的命运似乎并没有发生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