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前山西首富李兆会“败家”,10年败光了父亲留下的数亿家产成为“老赖”,还被打上了“最惨富二代”的标签。

但实际上,有时候大多数人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相,相反,在这个所谓的“败家子”身上,笔者捕捉到更多的是与众不同的“精明”。

“扮猪吃老虎”

2003年,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意外身亡后,海鑫钢铁内部呼声最高的接班人是时任总经理的李天虎和副董事长辛存海。

李天虎是李海仓的五弟,辛存海是李海仓多年的秘书,两人无论资历、能力、威望,都是最合适的掌门人,而彼时李兆会才22岁,大学都还没毕业。

不过,说到底海鑫钢铁是李海仓打下的江山,虽然没有留下遗嘱,按照中国的《继承法》,李兆会还是得以子承父业,接过了董事长的帅印。

但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对于钢铁和企业经营都不知为何物的22岁年轻人,自然是不能服众的,于是公司成立了“总调度室”,实行集体决策和领导。

而李天虎和辛存海都是掌握了实权的辅政大臣,也就是说李兆会在接班初期就相当于摆设。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兆会却表现得很平静,每逢开会时,他也几乎不发表意见,总是谦虚地说:

“叔叔、伯伯们做主就可以了,我还在学习阶段。”“我掌控不了这么大的盘子,要靠前辈们多支持。”

但就在这外人看似“无能”的背后,李兆会却一直在玩命地学习企业管理和钢铁行业的知识,同时马不停蹄地出差,了解公司各项运作细节。

很快,李兆会感觉自己可以上手了,于是开始了“亲政”计划。

第一步是挤走了五叔李天虎,并用海鑫钢铁旗下的一家水泥厂换取了李天虎手上的公司股权,这让其它的家族成员不再敢挑战李兆会的权威。

第二步则是免去了辛存海的副董事长职务,把他调到了太原做办事处主任,这招“杀鸡儆猴”,让海鑫钢铁的创始元老们都不再敢对李兆会有异议。

而为了强化自己家的掌控地位,他把在伦敦读书的妹妹李兆霞也招回了公司,任董事长助理,替他监视着公司的一切。

此后,海鑫钢铁完全进入了李兆会时代。

“乾坤大挪移,保全家族资产”

对于海鑫钢铁的倒下,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李兆会经营得不好,只是运气太差。

其实在刚接手的两年里,李兆会表现出了晋商的天赋,父亲走时公司资产仅40亿,而两年之后已经增长至70亿,利税则达到12亿。

这样的亮丽业绩是海鑫钢铁的员工们没有想到的,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居然上任两年就掌控住了偌大一个企业的局面。

而就当李兆会准备进一步施展拳脚时,中国钢铁行业迎来了至暗时刻。

从2005年开始,国内钢材价格大幅跳水,而之后铁矿石又不断上涨,在这样的两头挤压下,不少钢铁企业巨头都倒下了。

而海鑫钢铁虽然勉强活了下来,但付出的代价是巨额的亏损和负债。

其实,从那时起,李兆会对于海鑫钢铁的未来就已经有了预判,以至于他后来的操作路径,表现出的不是要救钢铁主业,而是要离开钢铁,以保全家族资产。

2006-2007年正逢中国股市迎来一波牛行情,李兆会拿着巨额资金加入了炒股的行列,当然,也着实收割了一波。

李兆会基本是低点进入,高点撤出,还巧妙躲过了2008年的股灾,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投入炒股资金超过40亿,赚了超过42亿。

不过,这些钱并没有用于填补海鑫钢铁的巨大资金窟窿,而是以多元化布局的形式转入了别的与海鑫集团没有股权关系的公司。

2010年,海鑫集团旗下的原料采购和成品销售业务转给了一家叫“海博鑫惠”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实控人正是李兆会的妹妹李兆霞。

2012年,海博鑫惠曾与史玉柱一起参与辽宁成大定向增发,辽宁成大的公告显示,彼时海博鑫惠的总资产已经达到近95亿。

实际上,李兆霞名下还有一家叫“宁波甬波”的公司也是成立于2010年,2012年的数据显示公司资产也已达近60亿。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这两家公司仍然存续,实控人仍是李兆霞,虽然资产状况不得而知,但联想到如今李兆会的法院判决书中描述:

“未发现李兆会名下还有可供执行财产。”

有没有觉得某些故事,是10年前就已经写好了的呢。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李兆会的身上,还有一件事情闹得全国皆知,那就是当年他和电视演员车晓的闪婚闪离。

于是,李兆会又被打上了“昏庸”的标签,据说婚礼就花了上千万,分手费又花了3个亿,不过,车晓后来公开否认了分手费的传言。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2010年的海鑫钢铁已经陷入困境,也是李兆会实施乾坤大挪移最关键的一年,他为何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的办一场婚礼,那阵势,就怕别人不知道。

一个合适的理由就是,制造烟雾弹,转移大众视线,这样会让外界看起来,他只是个公子哥,根本就不是一个会玩资本的人。

而关于分手费,笔者比较认同车晓的说法,李兆会的资产都属于婚前财产,车晓离婚是不可能分到多少钱的,也许有分手费,但一定没有3个亿。

而离婚后的车晓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曾表示,自己和李兆会仍然是朋友,这“朋友”二字有些耐人寻味。

至于李兆会名下被法院强行拍卖抵债的数套房产,或许只是他故意留下的一点小意思罢了,如果他提前把所有房产都先转移了,那就过犹不及了。

实际上,在海鑫钢铁2014年破产之前,就有债权人提出质疑和反对,他们认为李兆会已经转移了资产,把海鑫钢铁变成了空壳。

不过,还是没能阻止法院的清算,而破产清算或许是李兆会最期待的结果,也是“金蝉脱壳”的收关表演。

前几日,海鑫钢铁高达22亿的债权资产打包拍卖,起拍价仅6000万,但是却无人问津,0.2折的价格,却没人敢接手,可以想象其中的水有多深。

而自从海鑫出事后,李兆会、李兆霞兄妹都相继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连清明节都不回家给父亲李海仓扫墓了。

有网友说,整天过着见不得光的日子,多“惨”啊,但其实,究竟谁最“惨”,摸摸自己的口袋就明白了。

如今,李兆会个人成了大众口中的“老赖”,但那又怎样呢,倒让笔者想起了另一个山西商人贾跃亭,一直被外界喊老赖,但人家这些年却过得逍遥自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