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户

标题:摇号改革坚持“不动存量”,这样的做法真的有效吗?答案是否定的

摇号政策不动存量的做法,应该是要从2010年开始算起,当时由于外地人频繁来京购车,导致大量北京车牌流出,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然而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此现象进行治理,而是以解决道路拥堵为由推出了小客车指标摇号政策。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摇号政策就像是为北京人而设立的,根据相关限制条件显示,想要在京购车摇号,必须是北京市户籍,或连续在京缴纳社保和个人所得税连续五年以上,且取得机动车驾驶执照后才可以参与摇号。

然而由于当时北京的社会保险制度并不完善,所以在近一两年的时间内参与摇号的大多都是本地人,但是伴随时间的逐渐过去,大学生、满足条件的外地人纷纷参与到摇号中,于是形成了当今380万摇号大军的局面。

01摇号的三次改革,均与存量无太大关联

相关部门也开始认识到摇号政策的不完善,于是在2014年、2018年纷纷推出了新的摇号规则,分别是减半摇号次数、减半摇号总量,而在2020年提出的最新摇号新政中,还提出了更新颖的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摇号的方式。

不过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一些问题,那就是存量,摇号政策至今进行了2次改革,以及2021年即将施行的摇号新政改革,在这3次改革中我们发现提出的所有改变均和无车家庭和个人有关,而关于存量却没有太大的变动,下面让我们更直观的再来回顾一下以往的摇号改革。

2014年,为加强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将原本每年摇号12次,修改为每年6次。存量变动:无;

2018年,为加强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将每年分配20余万指标,修改为每年10万。存量变动:无;

2021年,增加以单位进行摇号,且优先分配新能源,指标数量变动未知,摇号次数修改为2次。存量变动:个人名下超2个指标,不在予以更新。

02摇号如同蓄水池的龙头,哪怕拧得再紧也有盈满的一天

从上面所列的改革次数可以看出,跟存量有关的变动少之又少,如果非要列出来一个的话,恐怕唯有个人名下超2个指标,不再予以更新,可是这样的存量变动远不能满足380万摇号大军的需求,更难以对北京的道路拥堵起到作用。

北京现今就如同一个偌大的蓄水池一样,而摇号就如同蓄水池的水龙头,虽然拧的一紧再紧,但终归还是有水流到蓄水池中,然而蓄水池的情况也不容易乐观,水面已经逼近蓄水池的边缘,甚至在某些区域还出现了污水,严重影响整个蓄水池的质量。

而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单纯的拧紧水龙头是没有作用的,只有扩大蓄水池的规模,定期释放产生的污水,才能让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进入到蓄水池中,这样既能改善蓄水池的质量,也能减少水龙头的部分压力。

03动存量就要有大动作,只有雷厉风行才能堵住人们的嘴

增设交通拥堵费、提高道路违法成本、禁止有车家庭的个人参与小客车指标摇号等等,都不失为一个动存量的好办法,因为摇号的一再限制,导致人们开始提前释放需求,再加上低廉的养车成本,就更加让人们疯狂。

所以唯有让存量感到紧迫,再加上有车家庭个人的主动退出,才能让人们提前释放的需求回归本质,进而减少摇号人数,缓解道路拥堵问题,而这一切都必须在短时间内施行,因为只有雷厉风行的手段,才能让人感到紧迫,进而着重去考虑未来的出行问题,而不是对政策提出各种反对意见。

虽然这样对于一些有车家庭的个人不太公平,但是无车家庭和其他无车的个人,已经为摇号默默付出了近10年,甚至还有从2011年参与摇号至今仍未中签的人存在,到了今天,也该由有车家庭做出点贡献了,毕竟独宠存量有失公平,雨露均沾才能和谐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