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朱婧汐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并不出挑。

与节目里大多数兴风作浪、美得张扬的姐姐们相比,朱婧汐显得要安静许多,她不怎么说话,单人镜头也不多,就连笑起来的时候,表情也是淡淡的,并且也自我调侃是个"假笑女孩"。

这个节目开播之前,我对朱婧汐这个名字非常陌生。而现在之所以注意到她,是因为她说自己在这个节目里是一个观察人类的AI。这种说法还挺有趣——艺人是一个需要大众关注的职业,更多时候是被观察的对象,而朱婧汐反其道而行之,从"被观察"的位置上跳脱出来,去观察别人。

这是个怎样的女性呢?抱着这一点点的好奇,在观看这几期节目的时候,我下意识地对这个表情酷酷的姑娘多了几分留意。

首先,在选歌分组环节里,张雨绮和王丽坤都想加入人员已满的《艾瑞巴蒂》组,僵持不下,场面尴尬之时,朱婧汐主动表示腾出位置,退出《艾瑞巴蒂》,换到《Beautiful Love》组。

当时我觉得,这姑娘真是又酷又善良。说到酷,大多数人会想到“冷酷”这个词,但朱婧汐这个姐姐,却很好地诠释了“暖酷”这两个字——原来一个人可以既很酷,又很暖。在那个略显尴尬的时候,让位是情分,不让是本份,没有人可以对任何人进行道德绑架。而朱婧汐主动提出让出位子,也是非常干脆,落落大方,语气自然,毫无委屈感。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是她迫于当时氛围压力的"退让",而是她在观察了周遭的人类并采集"数据"之后做出的决断——也许,作为一个一直在默默观察人类的"AI",她在短时间内对《艾瑞巴蒂》组的队友进行了初步考察,再加上“能帮就帮”的善心,凭借直觉做出了换组的选择。

事实证明,朱婧汐离开《艾瑞巴蒂》组,确实也是相对明智的选择。与《艾瑞巴蒂》组相比,《Beautiful Love》组的氛围要显得和谐许多,队友都相对温和而亲和,相处起来也投契。

朱婧汐看起来好像总是冷冷的,生活中其实这样的朋友并不少见——外表看起来"生人勿近",陌生人会以为她很难相处,但变熟之后却会发现她很随和。她的话确实很少,但关键时刻该做的事情,该讲的话,她都不会落下。朱婧汐所在的《Beautiful Love组》刚开始练歌时,需要分配歌词,当时队友提议让她先solo唱一遍,再进行歌词分配,她毫不犹疑地直接应允,没有多说一句废话,执行力max。

我总觉得,任何人在认真地做自己所喜欢并擅长的工作时,真的会发光。练歌环节时朱婧汐的镜头也不多,但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小段,在我看来就很圈粉——她很专注并且乐在其中,也许她没有那么长袖善舞,但在她擅长的领域内,她非常认真而有魅力。

我挺喜欢朱婧汐的另一点在于,她并不娇气。

她在接受某个采访的时候曾说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录制时的工作强度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累,并且还很轻描淡写地表示还挺轻松的,不用连续熬夜,也不用自己绞尽脑汁地写歌。在她看来,这就是很普通的搬砖,并不值得叫苦叫累。

在最近一期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她也提到了这一点。"我之前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也好,就是我一个人,要做所有的事情。" 从写歌词到作曲,再到美术、舞台设计和视频短片的故事甚至剪辑的工作,她都能一个人搞定,硬生生地将自己训练到了"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的程度。

讲真,尽管艺人的工作强度很大,但相应地,他们的收入也与之成正比。很多粉丝忙着心疼自己的偶像的时候,却未想过,普普通通如我们,大多也是每日搬砖的社畜。有时候我都很想对那些为偶像操碎了心的粉丝说:心疼偶像,不如心疼自己,在这世界上,除了少部分人之外,谁能够不辛苦地一劳永逸坐享其成?

而朱婧汐这种"食得咸鱼抵得渴"的心态就挺酷,不过分诉苦,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简单利落,不自怜,不卖惨,而是坦荡荡地靠自己的努力往前走。在我看来,这样的women power正是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的迷人之处。

带着对她的好奇,我去翻了翻她的微博,发现舞台下的她也挺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想法。她的特别之处在于,不想简单粗暴地被某个标签所定义,对很多带有归类性质的名词抱有审慎的警惕,对群体性的一哄而上的行为也抱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我不落入某种主义,但希望这个节日不要变成了仅仅只是一个送礼的日子而已,希望所有的女性都能重视自己,爱惜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和帮助那些因为性别标签而遭遇困境的人们,这里包括所有性别。" 关于妇女节,朱婧汐的想法可以说是很飒了。她不会照单全收地认同任何集体性的行为,但也不会像杠精那样激烈地对抗,而是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不盲从,也不哗众取宠。

在最近这一期节目中,第一次公演结束后,朱婧汐被淘汰,离开的时候她说想到了自己曾经写过的一句歌词:"乘风破浪后不一定会成功,生命只能向前,坚定的人就是英雄。"

确实,乘风破浪不一定会成功,而有自己主心骨的人,永远不会失去直挂云帆的勇气,而这就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姐姐的魅力——不被定义,一路向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