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米是一支常能顛覆很多球迷認知的球隊。

比如國米鋒線雙前鋒,200斤的彪形大漢常被罵“太軟”,小個子勞塔羅卻“更硬”。

比如很多球隊都有“超級替補前鋒”救命,在國米,“超級替補”卻是個後衛。

再比如:中前場爭頂能力不強是國米短板,但是,偏偏這樣的藍黑軍,成就了一個意甲第1、歐洲第4的頭球進球紀錄。

此戰,德弗賴、巴斯托尼的兩個進球,分別是國米本賽季第12、第13個頭球進球,在意甲,國米以13個頭球,領先身後球隊至少2球的優勢,成爲意甲的頭球進球王。整個歐洲五大聯賽裏,國米13個頭球進球也是並列第四,僅少於15球的法蘭克福、科隆和14球的利物浦。

巴斯托尼2個,德弗賴2個,丹布羅西奧1個。幾個“帶刀後衛”是紀錄得以締造的關鍵。

這不能掩蓋一點:中前場爭頂能力不強,是本賽季國米的一個問題。

巴雷拉、森西、桑切斯等人身材偏矮;布羅佐維奇、埃裏克森等人也都不是頭上功夫了得的球員;盧卡庫別看是個彪形大漢,也就在空位爭頂時有用,只要身邊有人干擾,他頭球爭搶的慾望、意識和基本功,還不如勞塔羅;而勞塔羅雖有不錯的搶點能力,但身高擺在那裏,指望他經常在身高比他高10釐米甚至20釐米的後衛面前“旱地拔蔥”,這畢竟不太現實。

國米與帕爾馬之戰,裁判吹罰尺度寬鬆。

於是,帕爾馬主帥連續換上幾個身高在1.87-1.95米的壯漢,整體身材比國米壯一圈、高一頭。長腿籬笆密防,長傳高球反擊,讓國米很是頭痛。

國米前場爭頂能力差的問題暴露無餘:全場比賽,國米整個中前場算上替補,只有2個人贏得過爭頂,是巴雷拉和勞塔羅兩個矮個,其他人如加利亞爾迪尼、盧卡庫、桑切斯、埃裏克森、坎德雷瓦、比拉吉、桑切斯、摩西、阿什利-揚,加起來竟沒有一次爭頂成功。

200斤的盧卡庫3次參與爭頂,全部失敗。

受身高所限,勞塔羅的爭頂成功率也不高,5次爭頂僅2次成功。也是難爲了阿根廷前鋒,畢竟比賽踢到下半場,帕爾馬的中衛+後腰都是身高在1.9上下的壯漢,能在如此長人林立的環境中兩次爭頂成功(還靠爭頂獻上一個助攻),“公牛”已經玩命了。

國米的問題在於:明明搶不到頭球,偏偏還要靠傳中來當做攻堅手段,這就滑稽了。

有這麼一個非常諷刺的比賽細節:0-1落後的國米頻繁吊中,於是桑切斯只能頻繁和對方高塔後衛搶高球。

踢的實在太憋屈了,桑切斯在一次死球時對着傳球隊友不停的做出手掌向下的手勢。

不需要太有想象力,你就能理解桑切斯想要表達什麼:大哥,就算要傳中,好歹也傳低球好不好,求您了!

全場比賽,國米完成了整整36次傳中,當然,大半都失敗了。

坎德雷瓦7次(6次失敗);比拉吉11次(7次失敗);阿什利-揚5次(4次失敗)……

這麼踢,落後到80多分鐘也就不奇怪了。

爲什麼國米靠兩個後衛進球實現了逆轉?爲什麼國米本賽季能扮演“超級替補”角色的球員就只有一個巴斯托尼(兩次替補出場破門)?因爲國米邊路球員在攻堅戰裏手段太少,只能用傳中硬打,在球隊中前場身高和爭頂能力根本就不強的前提下,也就只能靠身材高壯的後衛來創造驚喜了。

斯帕萊蒂時代的國米,依靠“刀劍鈹”三叉戟,連續兩年雄霸意甲“傳中榜”和“失敗傳中榜”的頭名,在五大聯賽98支球隊的傳中榜單上力壓德甲英超一些保級隊登頂,也是常見的事。

孔蒂入主國米後,刻意設法改變,這一狀況一度有所改變。

但天不遂人願,能給球隊帶來變化的球員紛紛受傷(比如森西、阿薩莫阿、布羅佐維奇等等),國米又重操舊業,開始“無腦傳中”。

悄然間,國米傳中數高速攀升,如今又在傳中總次數、失敗傳中次數方面,升入聯賽三甲之列。

爲什麼換了教練,還是改不了“浪傳中”的老毛病?

因爲,這不全是戰術問題,更是能力問題。因此,國米籤阿什拉夫的交易,纔會贏得滿堂喝彩。

這些天很多人問,阿什拉夫能給國米帶來些什麼?

阿什拉夫是一名一度保持德甲最快衝刺速度紀錄,有球能力很強,傳中少的突破狂魔。

不妨將他本賽季的比賽表現,和國米邊翼衛坎德雷瓦做個對比——鑑於德甲和意甲有所區別,直接做數據比較並不足夠科學,所以,僅供參考。

阿什拉夫本賽季78次傳中;坎德雷瓦的是125次。

阿什拉夫177次成功過人,坎德雷瓦是42次。

阿什拉夫本賽季在德甲實現了391次成功的邊路推進,坎德雷瓦是142次。

不難看出,國米邊翼衛拼命傳中是因爲缺少絕對速度、爆發力、突破能力,缺少一對一時踢出“不講理足球”的能力,缺少本戰熱爾維尼奧把坎德雷瓦晃倒後破門的彪悍、生猛。除了傳中還能有什麼辦法呢?而阿什拉夫卻是提升國米短板的人選,有理由期待他的到來能給國米帶來可喜變化。

可以下結論了:這個夜晚國米最大的喜訊,不是在一場技術含量不高的比賽裏,逆轉贏了帕爾馬,而是比賽前,CEO馬洛塔證實,全力推動阿什拉夫交易在明天完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