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目前臺積電是全球芯片製造技術最強的企業,包攬了全球50%+的芯片代工份額,可以說全球絕大部分知名的IC設計企業,都找臺積電找工,比如高通、華爲、聯發科、蘋果、博通、AMD等等。

而中國芯片製造技術最強的是中芯國際,去年進入了14nm,2020年一季度,14nm芯片佔營收的1.3%,量不多,但至少證明14nm芯片已經貢獻出力量了。

而近日,隨着華爲芯片禁令升級,很多人認爲中芯國際或成爲華爲新的希望,而得到了華爲支持之後,中芯國際或能快速追上臺積電,成爲中國芯的希望。

當然,中芯國際是中國芯的希望這個不假,但要說追上臺積電,那就真的太難了,尤其進入到14nm之後,要再進入到10nm\7nm\5nm這些。

因爲先進工藝都是用錢堆出來的,而中芯國際目前不具備這個實力,在芯片製造領域,有錢纔是硬道理啊。

按照臺積電的數據,2019年臺積電營收358億美元,研發投入29.59億美元,約佔年營收的8.5%,研發人員高達6000多人,而2020年臺積電預計投入33.7億美元到35.2億美元。

但中芯國際呢?2019年營收爲31億美元,營收不到十分之一,而研發投入爲6.87億美元,不到臺積電的四分之一。

而芯片製造進入到10nm以後,就是燒錢遊戲了,10nm芯片生產線一條超過50億美元,7nm芯片生產線一條超過100億美元,而3nm芯片生產線一條超過150億美元。

沒有一定的實力,是支撐不起新工藝的研發和建設的,所以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中芯國際目前的營收水平,還支撐不起7nm芯片生產線的建設,還需要繼續努力。

但從目前來看,中芯國際依然還在繼續研發先進工藝,之前說的N+1其實就是奔着7nm來的,可見,爲了中國芯的崛起,中芯國際也算是在咬牙往前衝,沒太計較收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