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4月10日清晨,呂仲林發動政變,逮捕段祺瑞,老段是什麼樣的人?我已經躲在東交民巷了,10日下午,呂秀蓮以警署的名義,貼出通告,宣佈段祺瑞的罪行:“段祺瑞上臺以來,全國風雨交加,民不聊生”,同時,呂秀蓮還“恢復”了被軟禁、受賄當選總統的曹坤的自由。

1926年4月10日清晨,呂仲林發動政變,逮捕段祺瑞,老段是什麼樣的人?我已經躲在東交民巷了,10日下午,呂秀蓮以警察總隊的名義,貼出通告,宣佈段祺瑞的罪行:“段祺瑞上任以來,全國風雨交加,民不聊生”,同時,呂秀蓮還“恢復”了被軟禁、受賄當選總統的曹坤的自由。

盧仲林爲了得到吳佩孚的理解,更是對吳佩孚的尊重,他指出:“吳玉樹憑着自己的生命和才華,抱着救國的雄心壯志,連一些奇怪的方式都沒有,他擁護黃州,有崇高的理想和仁人志士,都是發自內心的,但段密派軍艦去破壞,他害怕嫉妒自己的能力,害怕毀壞柱子和石頭。

呂仲林以曹坤的名義,表達了老一輩人共同敬拜的願望,而吳佩孚並不承認這一點,這時,“老帥”的話對吳沒有影響。

13日,吳佩孚指呂秀蓮是“求和緩軍,留變”,完全辜負了馮玉祥團結吳秀蓮的計劃,15日,馮軍離開北京前往南口,唐志道趁機把部隊全部開進了北京,自稱“北京警察司令員”,段祺瑞有一個夢想,就是依靠馮軍上臺,回到吉昭衚衕,17日宣佈復職。

吳佩孚質問張作霖;張作霖也覺得段祺瑞沒有使用價值,應該和吳作霖保持合作,對付馮喜,所以他試圖向吳作霖解釋,郭松齡事件發生後,他與段政府分離,與段沒有有線聯繫,段祺瑞宣佈復職,生怕安福部門耍花招,並進一步提醒吳佩孚,你我都要保持清醒,不要被別人收留。

後來,張作霖和吳佩孚交換蘭花,向兄弟們鞠躬,就像當年張作霖和馮小剛拜拜一樣,他們共同表示“合作到了盡頭”。

當時,吳某的遺囑使唐志道盯着老段,並對安福其他人員進行逮捕和處罰,張作霖不願意做太多的事情,經與段某商量,段某、曾玉軍、梁洪志等人在支路軍的保護下,乘車前往天津。

段祺瑞下臺後,根據張武的約定,張武負責外交,吳佩孚負責政局改革,張作霖不干涉,4月16日,張尚武仍力勸吳北“掌管大計”。

然而,當吳邦國計劃如何執政、如何用人時,老張今天又提了一個建議,明天又拒絕了,只有一個問題,雙方因爭吵而臉紅,這時,“五省統帥”孫傳芳也加入了吳營,支持他。

吳敦義堅持讓顏慧卿組閣,張說:“請放了吳,我沒有偏見,當閻內閣宣佈復職時,大臣說閻內閣已在中華民國九月會簽了攻擊大臣的命令,所以大臣拒絕進入內閣,諷刺的是,張宗昌向獨白歌手顏慧卿索要魯軍的工資,還說,一個月300萬元,一個都不能少。

吳邦國任命王懷清爲衛戍區總司令,負責首都公安,任命唐志道爲副司令員,然而,張宗昌於4月22日抵達北京,任命李壽金爲北京分局警長,王漢明爲臨時警長,雙方互不相讓,首都陷入混亂,張作霖還給北京市公安協會王時珍發了一封電報,說“支魯聯軍由余元帥指揮,軍紀不好,經過再三告誡,它沒有得到花園的全部結果”,他把責任一推到了“六五”,只能說餘元帥不稱職。

張作霖認爲,雖然與吳邦國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分歧,但仍然需要與吳邦國進行軍事合作,畢竟,連孫傳芳都說“處理政治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由吳育帥來領導”。

張決定在與吳打交道時,儘可能地讓和平變得有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