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为了掌握战场主动权,两个超级大国开始研制生产多型战场侦察装备,这些装备主要包括军用卫星,军用侦察机等。其中美国制造的U-2高空侦察机和SR-71高空高速侦察机最为突出。以上装备主要是战略层面的侦察任务,除了这些装备外,还有大量的战术层面的侦察装备,例如战术侦察机。战术侦察机也就是执行战术侦察任务的飞机。主要为前线指挥员提供战术纵深内敌军部署、行动、重要火力点及其他重要目标以及地形、气象及攻击效果等情报。可以说战术侦察机是战区指挥官的眼睛。

由于战术侦察机主要部署在战区,所以要求它的机动性和生存性较强。战术侦察机大多是现役歼击机的改型或无人驾驶飞机,例如,美国的RF-4E(首图)、以色列的“侦察兵”无人机等。战术侦察机一般不带武器,但加装航摄仪和图像雷达,侦察纵深可达300—500km。上图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A-18D大黄蜂战斗机的侦察改进型。以上这些战术侦察机装备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俄罗斯装备了大量的,多个型号的战术侦察机。

我国的邻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共从美国引进了14架RF-4E战术侦察机。后来由于一些侦察机机体老化,陆续退役,日本航空自卫队将一些F-4EJ战斗机改进成RF-4EJ战术侦察机,其主要改进是在战机的机体中线挂载一具大型战术侦察吊舱。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看到战术侦察吊舱的光学相机窗口。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到一些空军强国,非常重视此类装备的建设。

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非常重视战术侦察机的装备。例如图上的歼侦-6战术侦察机也是一型王牌装备。这型飞机是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产品,这型飞机主要用于取代当时我国空军的伊尔-28P和米格-15战术侦察机。歼侦-6战术侦察机有多种改进型号,主要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环境下的战术侦察需要。早期歼侦-6战术侦察机主要是歼-6战机的小规模改装生产,最初的产量约50架。后期的歼侦-6战术侦察机,均为全新研制生产。

据称,歼侦-6战术侦察机的研制过程中,其侦察装备也就是机载相机,是以击落的U-2高空侦察机上的相机为基础研制生产的。也就是当时缴获的战利品之一。1965年中国使用地空导弹击落了台湾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张力毅驾驶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以此为基础研制出航甲15-60相机,该相机的透镜由著名的莱卡公司磨制,焦距长、胶片数量多、重量轻、拍摄面积大,成为当时中国性能最好的高空侦察相机。为了进一步提高战机性能,中国又在七十年代陆续研制了航甲18-7低空侦察照相机和红外相机,随后在1976年12月正式定型“歼击侦察6型飞机”,简称歼侦-6,1982年正式交付部队,先后生产了一百多架。以上资料转自网络上的公开消息。图片为航空新视野原创摄影。上面两架歼侦-6飞机为后期生产型号,其涂装一个是后期的白色,一个是早期原铝原色涂装。由于歼-6飞机航程较短,这两架飞机均挂载了大容量的副油箱。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歼侦-6飞机装备部队后,凭借高速性能对一些重点区域进行了数十年的战术侦察,这也是当时我军最先进,唯一一款专用战术侦察机。进入21世纪后,由于机体平台的老旧,从2012年开始,我军退役了最后一批歼侦-6侦察机,转而接收更为先进的歼-8FR侦察机。这是一款以歼-8F战斗机为基础研制。与早期的歼-8R将航空照相设备置于外挂吊舱中不同的是,歼-8FR上的23毫米机关炮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则是照相器材。除了执行侦察任务外,歼-8FR仍具备较强的空战能力。该机可携带两种型号的空对空导弹。此外,歼-8FR还可携带红外照相机或合成孔径雷达,以便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侦察任务。中国军方还为这些侦察机安装电子情报和信号情报侦察吊舱。

歼-8FR战术侦察机目前在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还少量服役,这款战机凭借高空高速的飞行性能,可以对敌方目标进行快速战术侦察,可以为我军赢得战场情报单项透明的能力。以上两大系列均为我国航空工业沈飞研制生产,也是近几十年我军战术侦察机的绝对主力。随着我军军用卫星数量的增加,航空工业近几年还推出了多个体型庞大的侦察无人机。这些装备拥有更为先进的侦察装备。为了提升我军战场情报获取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军迷,大家喜欢沈飞这款战术侦察机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