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父母的教育方式则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常见的“教育方式”有批评、打骂、夸赞、奖励等等,但有些父母的教育方式却令人瞠目结舌。

一位网友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儿方式”,引发了吃瓜网友的关注,他表示,自己的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疫情期间在家学习,开学的班级测验中,成绩一落千丈,多门功课不及格。为了让孩子吸取教训,不再犯错误,在一番训斥之后,竟然把孩子关进小黑屋,给孩子播放恐怖片。

这位家长声称自己的教育方式很见效,一个月后孩子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炫耀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好。这个事件引发网友的讨论,甚至有人说,这不是教育,这是害孩子!一番惩罚后,成绩的确见效,是巧合还是必然?

孩子学习成绩一直是家长亲戚朋友最关注的事,甚至有人会以成绩优劣来判定孩子的好坏。然而,孩子并不是每一次都有很好的发挥,偶尔一次差错,也是正常的,就像孩子犯错,也是常有的事,但也正因为是孩子,作为家长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

处于成长中的孩子,脆弱,胆小,没有安全感,如果用体罚来教育孩子,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而且也不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更糟糕的是,变相的体罚,还会让孩子感到害怕,不安,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得罪了别人。

家长不能利用成人压倒式的优势,用恐吓,威胁等方式来教育孩子,尽管短期有效果,等到他们长大之后,会更加叛逆或者逆来顺受,这绝对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

小小年纪便留下心理阴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体罚只是短期见效,治标不治本,绝不是教育,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带给孩子的不是快乐成长,而是伤害,是痛苦,是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小孩子犯错不可避免,家长的主要工作不是惩罚,而是引导。允许犯错,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错误并且恰当处理后果,帮助他们成长。

孩子犯错家长该怎么做呢?

1、引导孩子认识错误

犯错不可怕,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弄清事情原委,引导孩子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帮助孩子理性分析为什么会犯错,该如何做。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正确对待错误很重要。

2、引导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

采取弥补措施,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提供建议或者引导孩子想出补救的措施,然后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孩子的随机应变能力,也能让孩子有成就感,不至于长时间的陷入自责之中。至关重要的是让孩子长记性,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控制自己情绪,耐心与孩子沟通

孩子犯错,有时候可能十分严重,尽管家长十分生气,但是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本身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内心是十分害怕后悔的,如果父母一味的责骂,事情的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只有父母能静下心来听一听孩子的解释,好好沟通,给孩子改正的机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作为父母,教育孩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既花时间又费精力,如果我们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孩子朋友般地相处,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一定会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4、要做到言传身教

父母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如果父母在犯错的时候,不去改正,孩子也会跟父母一样,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当父母去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以此当借口,回击父母,作为父母,你们是否会感到羞愧?言传和身教这两点都很重要,如果父母犯了错,也要接受惩罚,不能因为自己是大人,就搞特殊,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带头作用。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