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國內知名女團“火箭少女101”正式解散,許多過往都沒怎麼關注過這個團體的人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一時間也鬧得十分熱鬧。

在告別儀式後,獲得最多關注的當屬楊超越的“崩潰式告別演講”。在這次演講中她金句頻出比如說:

“我每天都好焦慮啊!”“我是幹啥啥不行,跟老闆吵架第一名。”

其實,在楊超越演講前她的演講稿就已被曝光,曝光者也表示這份稿子是她的團隊找脫口秀演員寫的。當然,因爲節目是錄播的,所以爆料者的話也不能全信。

不過,她稿子中的一句話卻讓我感受到了她團隊的“良苦用心”。

沈騰和開心麻花對楊超越的評論

在演講中她這樣總結道:“所以,不要放棄平庸和笨的自己,說不定老天就是喜歡你。”也是因爲這句話,在演講後“楊超越:老天也會寵幸笨小孩”話題也迅速衝上了熱搜。

那麼這句話又取得了怎麼樣的效果呢?首先自然是把楊超越的“笨小孩人設塑造的更加深入人心”,其次也拉近了她與普通人的距離,最後還讓部分普通人產生了“楊超越可以我也可以”的錯覺。

楊超越出道初期面臨的質疑

楊超越或許是有點笨笨的,但是能成爲明星卻絕不平庸;至少顏值是不平庸的。所以楊超越的話對於真正的普通女孩來說無疑是毒雞湯。

今天,“楊超越成名後”的艱辛卻又上了熱搜。對了,你沒看錯,是“成名後”的艱辛。

爲此,我隨便搜索了一下,發現楊超越在去年上半年就創造了約6000萬利潤,就算分給她的只有百分之一那也有60萬了。

這麼一算,她年收入最少也超過一百萬了,這還是建立在她公司瘋狂剝削的基礎上。那麼問題又來了,一個年收入至少有一百萬的人真的值得我們普通人去心疼她有多艱辛嗎?

楊超越早年照片

如果是成名前的楊超越,在工廠上班的楊超越我承認她和許許多多的普通人一樣,生活是不易的。但是如今的她早已不是那個普通人,但是她的團隊卻還想給她塑造這種常人的人設,在我看來是有點可笑的。

“我們人均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1000元在一箇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爲要。”

居民可支配收入五個等級

這些月收入不足一千的人打賞主播,可以解釋成主播滿足了他們的娛樂需求;但是這樣一批人去心疼楊超越有多艱辛,我卻是看不懂的。要知道,有多少人連艱辛工作的機會都沒有呢?

對於楊超越個人,我談不上喜歡或厭惡,但是對於她團隊的炒作手段我卻談不上欣賞。我明白如今的偶像注重“養成感”,也希望拉近與粉絲的距離。

楊超越回應質疑

也是因此,她的團隊給楊超越的定位一直是平易近人,甚至有點傻傻的人設。當然,她本人的性格或許本來也是如此,所以她也因此取得了不少人的喜愛。因爲他們在楊超越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普通人是如何一步步成名的。

但是當楊超越真的成名了,那她就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她了。此時再強行照搬原有的人設則難免顯得有些不自然了。這也是我對此表示反感的原因。

楊超越已成立工作室

其實,真正的能在娛樂圈出道並混得風生水起的人,真的會有普通人嗎?就楊超越來說,她的走紅真的是因爲她自己的努力嗎?歸根結底,無非是資本+顏值+炒作的結果,所謂努力所佔的比例只是一小部分罷了。

去年,NBA球星利拉德在接受關於比賽壓力的採訪時這樣說道:

壓力?不,兄弟,這只是打球而已。要說壓力,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不知道怎麼喫到下一頓的人更有壓力;那些單親母親,每個月都爲了房租而發愁的人更有壓力。而我們只需要打一場比賽就能賺很多錢。別誤會我的意思,NBA球員確實會有很多挑戰,但把它們稱爲壓力,這簡直是普通人的侮辱。

在國內,不少明星賺錢賺得可以說比利拉德還容易,但是卻屢屢在真人秀等場合表示自己生活多麼多麼困難,生活多麼不易。這也讓我覺得挺好笑。

那麼大家怎麼看楊超越的人設呢?大家又怎麼看待娛樂圈明星們的生存狀態呢?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