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淄博市紀委監委消息: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何向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淄博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何向東簡歷:男,漢族,1963年11月生,山東桓臺人,大學學歷,1986年7月參加工作,199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桓臺縣環保局監理站站長,馬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委書記、人大主席等職。2009年7月任桓臺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馬橋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縣油區辦黨支部副書記、常務副主任;2010年4月任桓臺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2012年11月任山東省桓臺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校長;2016年8月任市委高校工委副書記,市高等教育工作辦公室黨支部書記、主任;2018年8月任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2019年1月任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系淄博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

延伸閱讀:

有媒體於6月19日報道稱,在2018年至2019年的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 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其中有242人被發現涉嫌冒名頂替入學取得學歷,冒名頂替者獲得學歷時間爲2002年至2009年。

其中涉及人數最多的是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共有135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他們被撤銷畢業證書,註銷其學籍與學歷信息。對此,山東廣播電視大學昨天回應稱,清查人數多系因招生量太大,個別環節審覈不嚴,學校教務處正擬定處置方案。

上述事件的發生,山東省紀委監委發佈消息,針對有報道稱發現十幾年前山東存在多名通過冒名頂替等違法違規手段非法獲取高校入學資格的問題,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立由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進行徹查。對於發現的問題,將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堅決維護教育公平正義。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蘭琳宗

受到輿論關注的“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有了新進展。6月11日,山東冠縣通報稱縣紀委監委、縣公安局、縣教育和體育局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此事開展調查,“頂替者陳某某,系我縣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目前已被停職,事件涉及詳細信息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此前,山東省教育廳和山東理工大學都表示將全面調查覈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一起冒名頂替上學事件,背後就是一個被人爲改變的人生。據媒體報道,山東冠縣人陳秋媛(化名)高考“落榜”16年後,打算報考成人教育學校,來填補心中遺憾。然而,在信息填報時她才發現,“陳秋媛”已經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並順利畢業。而出身於貧困農家的真人陳秋媛,此前一直因爲高考落榜不得不外出打工,16年裏輾轉多地謀生。遲來16年的發現、強烈的人生反差,讓網友既對當事人的遭遇感到同情,更追問事情背後的真相。如今,頂替者已找到,調查有了初步結果。但通過什麼方式進行頂替?爲何學校和相關部門沒有及時發現?背後有沒有公職人員失職瀆職、權力濫用,乃至腐敗問題等,一系列疑問還有待相關部門以徹查給出負責任的答案。

事實上,類似陳秋媛事件涉及高考造假舞弊的情況並非個案,背後往往隱藏着權力濫用甚至腐敗問題。無論是修改學籍還是冒名頂替,難度都不小,絕非一兩個人所能操作,涉及中學、錄取高校、招生部門甚至派出所等多個單位。過往案例說明,這其中,權力運行失序和監督缺席是造假閉環形成的重要原因。有的是相關責任人員不擔當不作爲,履職不到位,出現造假漏洞,有的是一些學生家長利用關係或金錢開道,“手眼通天”,違規違紀操作。今年5月,藝人仝卓在直播中聲稱“高考時曾通過一些手段從往屆生變爲應屆生”,就曾引發輿論熱議。山西省教育廳等部門正在調查“一些手段”究竟是什麼手段、哪些人蔘與。時間更早一點兒,也有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例曝光。比如,湖南考生羅彩霞被冒名頂替上學背後,就是冒名頂替者的父親利用“人際關係網”打通了一道道關卡,爲自己的女兒提供了頂替的“綠色通道”。又比如,河南“王娜娜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處理結果中,也有當地高中教務處、縣高招辦、派出所以及高校招生就業處工作人員多人牽涉其中,最終13名責任人被處理,3人被移交司法機關。

這些案例告訴我們,調查此類事件,不僅要查明事實真相、揪出頂替者,更要對形成造假漏洞的不擔當不作爲、涉權腐敗一查到底,依規依紀依法嚴懲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作風馬虎、應付了事,特別是罔顧黨紀國法、以權謀私的違法亂紀者。同時,還要完善規章制度,強化權力運行制約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督促公職人員嚴格按制度行使權力、履職作爲,切實守護教育公平正義。

來源:淄博市紀委監委官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

來源:延安檢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