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录拉板糖制作方式

04:24

王录拉板糖制作技艺传承人培训

王录拉板糖制作技艺是流传于正宁县民间的一种纯手工制糖技艺,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厚,承传历史悠久,极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其产品倍受人们的喜爱。

拉板糖制作技艺源于陕西三原、泾阳一带,与正宁县毗邻。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陇东大旱,王录村民杨万庆携带两个弟弟在泾阳县城逃难期间,向擅长手工制糖的“张姓人”学习手工制糖技艺。民国四年(1915年),弟兄3人重返故里,在自家窑洞开起糖坊,从事制糖业至今,历时已达百年,传承五代,至今王乔宏、王俊杰、王清民为主要传承人。拉板糖制作技艺相当复杂,需要经过泡麦芽、泡米、加工混合、发酵、淋糖、熬糖、拉糖等多道工序。相关器具也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大大小小器具达二、三十件。温度要求非常严格,只有冬九寒天才能生产,天气稍暖糖就不能凝固。它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环保食品,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民俗文化价值、传统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当地群众祈福求安、祭拜灶神的必需品,是农村红白喜事餐桌上的佳肴,又是民间探亲访友、敬老爱幼的实惠礼品。它对粮食原料进行了深加工,提高了原有的经济价值;对现代制糖工艺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加之制作设施简单,费用较低,也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现代文明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深入到各家各户,手工作坊技艺已受到市场经济严重的冲击,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况且拉板糖对制作技术和时令的要求很严,只有每年最严寒的时候才能制作,先后不到50天时间,效益相对而言比较低,一般家庭都放弃了制作,目前后继乏人,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2008年8月王录拉板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习近平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