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軍王牌,海軍陸戰隊第1陸戰步兵師肯定榜上有名,該師雖然組建於1941年2月1日,資歷比騎1師和步2師等成立於一戰爆發後的部隊要淺,但也是戰功赫赫。

瓜島戰役,陸戰一師與日軍17軍在島上血戰半年,獲得總統優異部隊嘉獎。

沖繩島戰役,陸戰一師第一個突破沖繩島上日軍防禦的核心——首裏防線,將軍旗插上了首裏城堡。

朝鮮戰爭爆發後,陸戰一師會同第七步兵師編爲第10軍,參加了仁川登陸作戰,下屬的海軍陸戰隊第五團是第一個登陸仁川的部隊,陸戰一團緊隨其後,成功消滅了仁川灘頭的人民軍守備部隊。

登陸後,陸戰一師和韓軍首都師、第三師一道從東線咸興北進,企圖越過黃草嶺、赴戰嶺向朝鮮政府的駐地江界進軍。

黃草嶺、赴戰嶺位於長津湖以南,爲這一地帶髙山分水嶺。此地羣山起伏連綿,北高南低向遠方伸延。有兩條沙土公路縱貫山區,北抵江界,南通元山港。兩條公路中間有一條小型鐵路,爲兵家必爭之要地。

當時,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分東西兩路向鴨綠江進軍,其中西線韓軍1、6、8師進展最快,與東線部隊之間敞開80餘公里的缺口。而東線敵軍進展相對緩慢。

經研判,彭德懷大膽作出了東頂西放的策略:將西線之敵誘至溫井、雲山、熙川以北,集中38、39、40軍殲滅韓軍第1、6、8師,以第42軍(欠第125師)在東線黃草嶺、赴戰嶺阻擊美軍第10軍及韓國軍第1軍團,保障西線主力的側翼。

根據部署,10月24日深夜,42軍124師先頭部隊進入黃草嶺一線陣地,25日上午,開始與美韓聯軍交戰。

倒黴的韓軍成爲開頭幾波炮灰部隊,從25日—28日,韓軍首都師第18團整團衝鋒20餘次,依然沒能打破124師370團2營4連陣地,該連因此成爲著名的“黃草嶺英雄連”

29日拂曉,124師改變戰術,放棄一線陣地,將韓軍首都師和第3師2個半團誘入志願軍縱深8公里以內,再居高臨下炮火覆蓋,打得韓軍暈頭轉向,124師3個團分別從正面和左右兩翼殺出。

僅3小時時間,志願軍就重創了韓軍兩個團,其中第3師第26團基本被全殲,師屬陣地向南推進6公里。

30—31日,韓軍第3師對黃草嶺又發動了10餘次進攻,均告失敗,損失慘重,已經打不動了。

見韓軍戰鬥力不行,陸戰一師乾脆親自上陣。

從實力上看,陸戰一師無論從火力還是兵力還是裝備都有絕對優勢:擁有士兵2.8萬人,坦克149輛,裝甲車35輛,高射炮64門;,155毫米榴炮18門,105臺米榴炮54門,火箭筒607 門,無坐力炮、化學臼炮、迫擊炮、六零炮343 門,飛機50架,輕重機槍1008挺;衝鋒槍2萬支。

比起陸戰1師,42軍寒酸多了:只有75毫米山炮12門,迫擊炮、九二步兵炮、六零炮加上炮兵第四十五團火炮80門,輕重機槍150挺,衝鋒槍等自動火器2124支,手榴彈1000多枚。飛機坦克沒有。

42軍的前身東野5縱在東野12個縱隊中算二流,在遼瀋戰役前才由遼南、遼東解放區的地方部隊升級組成,是解放軍中組成最晚的縱隊。在進軍中南時,42軍甚至沒有渡過長江,而是留在河南剿匪,是四野入關部隊中唯一沒有渡過長江的軍。

東野5縱第一任司令員——萬毅

不巧,美軍王牌在東野二流部隊面前喫了大虧。

11月1日上午,50多架飛機密集地向煙臺峯、松茸洞等前沿陣地傾瀉炸彈,緊接着就是榴彈炮猛烈轟擊,在炮火延伸前,陸戰一師以坦克爲先導,大舉進攻志願軍陣地,到2日黃昏,志願軍371團主動放棄煙臺峯、松茸洞一線陣地。

自以爲取得勝利的史密斯少將不知道,這將是災難的開始。

軍長吳瑞林命令124師師長蘇克之發揮夜戰之長,迅速組織反擊。當晚,蘇克之出動4個營,分多路對美軍發起反擊。擔任正面進攻的2個營在朝鮮人民軍6輛坦克的配合下,沿水洞向龍水洞攻擊。第370團1營甚至攻破了水洞美軍第7團陣地核心,大量殲滅敵人,至拂曉撤出戰鬥。

370團3營直下敵後400.1高地,全殲美軍1個炮兵營指揮所,擊毀榴彈炮3門、汽車10餘輛,迫使軍陸戰1師暫停對黃草嶺正面進攻,出動60多架飛機、20多輛坦克圍攻3營。該營與幾倍於己的美軍激戰一天一夜,殲敵330餘人,擊毀汽車40餘輛,於3日22時突出重圍。

心有餘悸的美軍將志願軍發動夜襲吹的軍號稱爲“恐怖的魔笛”。

11月4日,在40多輛坦克引導下,美軍又對志願軍陣地發起大規模進攻,突破了松茸裏以北陣地,直撲真興裏和三巨裏。

左翼,10多輛坦克鑽入峽谷中間的狹窄公路,突然一聲沉悶的巨響,兩邊山崖崩塌,形成滾滾泥石流,片刻工夫覆蓋了坦克和行軍縱隊,沒有被埋住的坦克也被拱翻,或相互相撞在一起。

原來,由於炮彈不夠,軍長吳瑞林下令炮兵將用於發射基準炮的TNT炸藥收集起來,埋在峽谷兩側石洞裏,並用草木、石塊等做好僞裝,不使敵人察覺。等敵人坦克一來,工兵起爆,滾滾巨石轟隆砸向公路。左翼坦克羣基本報銷。

右翼的坦克羣進展順利,從松箕洞西側沿丘陵和小公路突入了124師防禦陣地縱深。正當美軍得意洋洋時,42軍先用山炮和迫擊炮迫使美軍放緩前進腳步,然後由副軍長鬍繼成帶着軍火箭炮營12門6管火箭炮,對美軍坦克一頓齊射,立刻擊毀坦克10餘輛,右翼坦克羣見勢不妙,轉頭就跑。

11月5日,敵人向黃草嶺發起了更猛烈的進攻。清晨8時許,先是30架敵機輪番轟炸2個多小時,緊接着幾十門榴彈炮一齊轟擊。30多輛坦克沿着崎嶇的山路,向黃草嶺陣地衝來,形勢十分緊迫。

爲了阻止敵人坦克沿路突破,吳瑞林下令124師以第372團第6連組成一個爆破隊,爆破隊分10個爆破組,每組10人,每人一包炸藥,在三巨裏到水洞北山約4公里的路程上,沿公路靠山邊又挖了許多打坦克洞,並用草木、石塊等做好僞裝,不使敵人察覺。42軍還將所有軍屬火炮祕密分成三個炮羣,反擊美軍進攻。

當美軍坦克羣趕到志願軍陣地時,先是遭到朝鮮人民軍坦克羣迎頭射擊。之後,志願軍爆破組一躍而起,攔腰炸燬坦克數輛。敵人的坦克立刻亂了套。見敵人坦克受阻,3個炮兵羣立刻發出怒吼,炸死炸傷美軍無數。

到11月7日,志願軍在西線取得重大勝利,42軍才奉命撤出黃草嶺陣地。

從10月25日至11月7日,42軍第124師在東線黃草嶺、芳草嶺、煙臺峯一線,先後與韓軍首都師、第3師、美陸戰1師等3個師的強敵進行了 13個晝夜的激戰,殲滅敵人2700餘人,有力保障了西線主力順利殲敵。

40年後,一名年輕的中國軍官被派到美國進修軍事,下課後,三星上將教官叫住了他:“你知道中國的吳瑞林將軍嗎?”

中國軍官聳聳肩:“不知道。”

將軍帶着遺憾搖頭而去。

當這位中國軍人學成返國時,老教官特意將他叫去,講了黃草嶺之戰的前因後果,並特地強調:“吳將軍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我十分敬佩他。你回國後,在戰略和戰術方面要好好向他學習。”

吳瑞林中將

那名中國軍官才恍然大悟,這名三星上將就是當年黃草嶺之戰中42軍的俘虜兵,曾被吳瑞林親自審問。

那名學子沒記住也正常,在抗美援朝中,像吳瑞林那樣智勇雙全的志願軍軍級將領實在是太多了。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帝國主義軍隊,志願軍依靠出色的戰術和輕步兵作戰技能力挫強敵,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