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立下这十条家规,孩子必定有出息!

蔡元培先生说: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立规矩,是父母的责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给孩子立下规矩,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对孩子终身受益。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给孩子这10样东西!

善良的心就是太阳

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大家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

曾看到过一个暖暖的公益广告,分享给家长们,陪孩子一起看看:

面对生活困窘的同学,同学们不仅尽自己的一份心去帮助他,也小心呵护了小男孩的自尊心。

最后当小男孩犹豫地打开饭盒,里头不仅仅装着各样的好吃美食,更是孩子们的善良与守护。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教会孩子善良,是教育里最重要的一课,也是教育第一课。

请告诉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善的源泉早在你们的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也就没有伟大。

你必须以诚待人

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鲁迅说过:

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郁离子》中曾记载这样一则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这时候他看见一个渔夫,商人急忙用最后的力气向渔夫喊道:“ 我是大富翁,你救救我,我就给你100两金子”。

但是商人被救上岸后,却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作为报酬。

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想救他,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 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最后,没有人愿意救商人,他因为失信于人而淹死了……

一个人不诚实守信,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而当他有困难时,也不会有人愿意帮助他。

诚实是最明智的策略, 没有比诚实守信更富有的财产。

听了这个故事,令人沉思,其实,我们人生也是一样,不拿别人我参照物,不过多对比竞争,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加尔多斯说: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生活的苦和累,一小半是源于生存压力,一小半源于攀比心理,不与别人盲目攀比,就会悠然自得。

请告诉孩子: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须和他们比较长相,穿搭,金钱财富和其他,就是因为不一样,人生才多彩。攀比一多,徒增自卑和自负,其它一无所获,发现自己身上的发光点,才最重要!

生命重于规则

规则可以为生命让行

曾听身边的老师分享过他们班一孩子的故事:

有一天,妈妈去学校接孩子迟到了,一个人贩子抓住机会,趁机哄骗她的孩子。

骗子说:

“ 小朋友,我东西太多了,你可以帮我一起搬过去吗?”

结果连续问好几次,这个小孩子一直摇头。

人贩子怒了:

“你这孩子,没学过什么叫助人为乐吗?”

说后,拉住孩子往里拖……

孩子大声叫喊,用地上的小石子打碎了商店门口的装饰品,引来了路人,这才逃过一劫……

老师后来问孩子:

你怎么知道他是坏人呢?说不定她真的需要帮助?

小孩子说,妈妈说过:

“ 如果有大人找你帮忙,千万不要理他,因为如果大人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一定会寻求成人帮忙,而不是比他还弱小的孩子帮忙。”

在善良和现实之间,只教会孩子善良远远不够,有棱角的善良,才是每个孩子都该学会的处世哲学。

请告诉孩子:当遇到极端危险的时候,可以不要礼貌,无视对方,可以不要诚信,撒谎脱险,可以不要规则,大声喊叫,甚至杂碎物品,打翻商品以求帮助……

鲁迅先生说:

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任其跋扈,在门里是暴主、是霸王,但到了外面,便如施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一类是终日给予冷遇和呵斥,让孩子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看似听话,放出去,则像刚出笼的小禽,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