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傳習錄》,右手《曾國藩家書》,看懂一本坐定江山,讀精一部睥睨天下。

歷史偵查處今天就帶大家說說《傳習錄》和《曾國藩家書》這兩部奇書引出的傳奇式人物。兩本平淡無奇的地攤貨,一人看懂拿下半坐江山,一人讀精卻成爲日本戰神,箇中曲直來由,且聽處長娓娓道來。

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指揮着絕對劣勢的日本聯合艦隊,對陣俄羅斯第二太平洋艦隊。

在一天時間內,21艘俄國艦隊被擊沉,另有7艘被俘虜,俄軍傷亡4830人,而日軍僅以損失3艘魚雷艇和陣亡117人的微弱代價,贏得了這場豪賭國運的戰爭。

當時,俄羅斯的陸軍兵力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海軍兵力幾乎是其三倍,軍費支出是日本的十倍,俄國的GDP更是日本的20倍。

而日俄參戰雙方,日本僅有9艘戰艦,俄國則派出了聲勢浩大的38艘主力艦隊,但最終日本以微弱的損失,全殲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三分之二的艦隻。

可以說,日本爲了贏得這場戰爭,在開戰前幾乎傾盡了全日本的國力,日本人明白,倘若戰事開啓,日本戰敗只有亡國的一條路可以走。

因此,東鄉平八郎高呼:“今日晴空萬里,波瀾壯闊,皇國興亡,在此一戰”,爲了激勵士氣,東鄉平八郎還令人將這席話製成旗幡懸掛於各個軍艦之上。

日本聯合艦隊水兵在激昂口號的鼓舞下,充分發揚“武士道精神”,東鄉平八郎大膽靈活地運用“丁字戰法”和“七段戰法”將勾心鬥角的俄國海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

也正是由於東鄉平八郎卓越的戰功,日本頓時躋身進了世界列強的先進序列。原本企圖在中國東北實施“黃色俄羅斯計劃”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得不放棄東北,日本成爲中國東北和朝鮮的主宰。

戰事結束後,歸國的東鄉平八郎受到了全日本臣民的頂禮膜拜,個人聲望更是在國內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明治天皇爲褒獎他的“戰功”,向他下賜敕語達10次之多,並將東鄉平八郎列入華族,東鄉平八郎被成爲了日本人心目中的“日本戰神”。

然而,在1905年慶賀得勝凱旋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的宴會上時,面對衆人不吝讚美之詞,東鄉平八郎默不作聲地從腰間掏出了一塊方形腰牌示與衆人,上面只雋刻有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到底是何方神聖,讓“日本戰神”爲之伏首乞拜?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少年時代的王陽明思想活躍,喜好擺弄兵器。

到十五歲那年,王陽明在狀元父親王華的攜帶下,去了趟居庸關,感受到了縱馬馳騁、翱翔天際的快感,於是,王陽明向父親王華提出要統兵十萬一舉蕩平瓦剌部。

當然,王陽明的想法沒能得到實現,但讓父親王華震驚不已,一次,父親王華問小王陽明將來長大想做什麼?王陽明的回答是“做聖賢”,本以爲父親王華會誇耀自己身懷大志,沒想到父親一頓書抽臉的生疼很快讓王陽明回到了現實,並開啓了漫長的“求賢”之路。

成年後的王陽明考中進士步入仕途,開啓了跌宕起伏的宦仕之途,七年後,由於得罪大宦官劉瑾被貶至貴州龍場。在謫居龍場期間,王陽明冥思悟道,終於參破天機,創立“心學”。

由於“心學”講求“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因此,心學的實質就是強調對“心靈”的修煉,心學修爲越高的人,其內心更加強大,看待外物也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對決策時更不會受到外界影響而作出錯誤判斷。

也正是因爲心學的超前性和可修行性,有明一代,心學之風大爲盛行,王陽明的門徒根據其生前師徒對話,經過整理後編纂出了《傳習錄》一書,後來《傳習錄》經朝鮮半島傳到日本,在日本衍生出了“德教派”和“事功派”。

而日本的明治維新根據心學《傳習錄》的思想制定了“東洋道德,西洋藝術,精粗不遺,表裏兼該”等主張,打破了當時日本上層階級固守的朱子儒學的孤陋習氣。

“日本戰神”東鄉平八郎通過畢生對《傳習錄》的鑽研和體悟,徹底讀精、讀通了此書,因此,纔有了後來名震天下的對馬海戰的輝煌戰績。

而也就在東鄉平八郎以赫赫武功取得對俄戰爭的勝利,後的16年,剛剛步入而立之年意氣風發的蔣介石混跡於魚龍混雜的上海灘。

當年的蔣介石雖然是同盟會成員,但卻打着革命的旗號終日混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炒股票,結果由於經營不善欠下一屁股債,眼見債主天天逼債,走投無路的蔣介石經人引薦寫好了“門生帖”拜入到了上海青幫頭子黃金榮麾下,成爲了黃金榮的手下衆多門徒中的一員。

有了黃金榮這棵“參天大樹”罩着,堵門逼債的債主們只好自認倒黴放棄了討債的想法,此後的蔣介石沒有了債主逼債,日子過得逍遙自在,終日出入青樓妓院縱情聲色。

在當時偌大的上海灘,誰也看不出,這位長相清秀、日日尋花問柳的“奶油小生”日後將會成爲名震天下的蔣委員長。

漸漸地,伴隨着身體內荷爾蒙的長期透支,蔣介石愈發感覺力不從心,爲此,他下定狠心發誓要戒色。

於是,喜好曾國藩的蔣介石,苦讀《曾國藩家書》,並從中找到了一條戒色的不二法門,即寫日記。

通過寫日記,蔣介石日日反省、夜夜克欲,對照日記,不斷糾正自己行爲的出格之處,在色慾和篤定的恆心之間,蔣介石內心深處跌宕起伏。

我們來看看幾篇蔣介石早年的戒色日記:

1月6日:“今日色慾突發,如不強制切戒,乃與禽獸奚擇?”

1月15日:“晚歸,又起邪念,何窒慾之難也?”

7月2日:“積善堂招待者引餘等入私娼之家,其污穢不可耐。”

9月25日:“日日言遠色,不特心中有妓,且是目中有妓,是果何爲耶?”

9月26日:“晚,心思不定,極想出去遊玩。”

12月1日:“陪王海觀醫生診冶誠病,往遊武陵,頗動邪思。”(據《蔣介石日記》)

蔣介石也正是借鑑了《曾國藩家書》中曾國藩的戒色事例,以日記的方式不斷的通過內心的掙扎,完成了痛苦的戒色過程,而艱難的戒色任務完成後,蔣介石將大量的精力集中到了黨政工作。

此後的蔣介石面對孫中山去世,黨內派系如林的險惡局勢,資歷尚淺的他通過從《曾國藩家書》中領悟到的政治智慧和軍事謀略,強勢逆襲奪得天下共主的寶座。

可以說,蔣介石看懂了《曾國藩家書》,並從中受益頗多,因此,半壁江山盡數歸於委座之手,《曾國藩家書》實乃功不可沒。

少年毛澤東曾服膺王陽明,對《傳習錄》逐句逐字做批註,在閱罷《曾國藩家書》後感嘆“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蔣介石曾三到陽明洞參悟! 退守臺灣後將草山更名“陽明山”,可見蔣介石對王陽明的崇拜!

梁啓超在成家時讀曾氏家書,收穫了一套家庭教育良方,所以他一門九子,個個才俊。

毛、蔣均在青年時讀曾氏日記、奏摺,參悟到受用一生的政治智慧和軍事謀略。

任正非在創建華爲之初,曾氏書信就是他的經商戰略指導。

這些牛人都是幸運的,在他們人生最好的年紀,及時讀到了曾國藩;讀到了王陽明。所以有人說《曾國藩家書》、《傳習錄》,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

《傳習錄》和《曾國藩家書》兩本書打折後,前本四冊領券只需88元,後本六冊只需79元,不過一張電影票的錢,買來學習所產生的管理、識人、交際、治家、教子等智慧,卻不是一張電影票所能帶來的效果,想學習的同志購買吧!

更多精彩文章推薦:

1.吞併南亞次大陸、打遍東南亞無敵手,印度有着什麼樣的帝國之夢?

2.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81日有何影響?300年後國家給出了答案

3.“氣吞山河”的印度,爲什麼會在小國尼泊爾面前栽了個大跟頭?

4.1975年印度滅錫金,錫金22天149次要加入中國,此時中國在做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