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人才的培養

近日,中國權威的數據統計機構軟科公佈了一份數據,根據高校的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在1991~2019年之間獲得兩院院士、長江特聘教授、國家傑青等學術科研高端人才,回首中國高等教育30年間,高校對高端人才的培養數量,數據顯示北京大學一騎絕塵,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具體排名如下:1、北京大學(592),2、清華大學(483)、3、浙江大學(368)、4、南京大學(343)、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330)、6、復旦大學(284)、7、吉林大學(283)、8、武漢大學(264)、9、哈爾濱工業大學(211)、10、上海交通大學(192)。在人才培養的十大高校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爲理工科高校!

人才培養不以數量說話

根據軟科出具的數據統計標準來看,對於人才培養與獲得榮譽的時間點,高端學術人才的培養的數據,時間有一定的延後性,30年間的數據,更是體現出40年曆史的代入感,其實也是變相地說明了曾經這些高校輝煌的歷史總結,雖然目前北京大學綜合排名似乎不如清華大學,但是在中國高校歷史中,北京大學長期以來都霸榜中國第一高校,從1993年江蘇省理科錄取情況來看, 北京大學招生人數僅20人,而當時還是理工科高校的清華大學的招生人數卻高達102人,說明了中國90年代初期,就開始了工科爲王的時代,但是從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培養的人才數量對比來看,人才培養不以數量說話,北京大學培養的高端學術人才人數反而比清華大學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樣表現出彩,一直控制招生規模,但是在人才培養的表現中,可以高居理工科高校的全國第一,說明了中科大培養科研人才體系的成功性!

老牌院校的光輝歷史

在人才培養前十大高校中,吉林大學綜合排名爲全國第七,綜合類高校排名爲全國第六,體現出強大的綜合實力,對比生源情況,吉林大學與其他高校間的生源質量差距非常大,吉林大學作爲中國老牌的十強高校,有着光輝的高校歷史,然而在經歷2000年的大合校後,由於合併的高校數量高達6所,大量學科重疊,揹負龐大的發展包袱,陷入大而不強魔咒,因此吉林大學在最近幾年的綜合實力排名中,已經遠離中國十強高校的榜單,因此2000年大合校,讓浙江大學、上海交大等一批高校充分受益,同時也讓吉林大學等合校失敗的高校變得發展緩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