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前214年,始皇帝就大發士兵役夫計五十餘萬,將南越納入秦帝國的版圖,置桂林、南海、象郡三個郡,確立了對南越的主權。

此舉,可以認爲是今廣西、廣東大部分地區“自古以來”的最早溯源。

公元前210年始皇死,公元前209年天下大亂。

這時候任秦南海郡最高地方軍事長官的南海尉任囂老病將死,卻對天下局勢洞若觀火,他敏銳地察覺到:以南海郡治番禺爲本,可以建立割據政權

不過,任囂卻沒有時間去實現這一切了。於是他找到了時任龍川令的河北真定人趙佗,向趙佗傳遞了這一想法,並讓趙佗代行南海尉職責——趙佗又稱尉佗,可能是以官爲姓的沿襲。

任囂死後,趙佗立即傳檄橫浦、陽山、湟溪諸關,以諸侯盜兵將要到來爲由,下令閉關自守。隨後,利用職權之便,漸次誅殺仍效忠於秦帝國的官吏,換成自己的心腹。

鞏固了南海郡之後,在漢帝國建立前後,趙佗又出兵攻下了桂林和象郡,自稱南越武王,正式建立南越國。

從此,在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元鼎五年之間的大部分時間裏,南越國僅名義上奉漢爲宗主國,治權基本上完全獨立。

其中稍有起伏的分別是兩個時期。

其一是,惠帝高後時期,孤兒寡母當國,呂太后封閉了原本向南越開放的關市,刺激了趙佗,趙佗一度發兵入侵漢長沙國。漢派隆慮侯竈帶兵出征,又因爲大雨水漲,無法進入南越國作戰,備邊而已。而囂張的趙佗也趁機擴張,威服閩越、西甌、駱越等,使南越國成爲實質的嶺南霸主。

其二是,南越由趙佗傳孫趙胡,趙胡又傳子趙嬰齊,等趙嬰齊去世,傳子趙興,以母樛氏爲王太后。也是孤兒寡母當國。樛太后和趙興對南越國的控制力不如先祖,而樛氏女又是趙嬰齊在長安做人質時相好的漢人女子、趙興也生在長安。則當南越國政治不穩定因素增多、南越國內親漢勢力空前強大時,對漢帝國來說,這是一個解決南越割據問題的契機。

漢武帝剛開始並不想大動干戈,他打算利用軍事、外交壓力讓南越國放棄獨立治權,做一個和漢帝國內的諸侯類似的、定期朝見天子、高級官員接受漢朝任命的王國。

於是,他派出了一個龐大的多功能使團:

1、樛氏女的老情人安國少季,用來打感情牌。

2、諫大夫辯士終軍負責傳達皇帝詔令。

3、勇士魏臣負責安全保衛工作及參與執行可能的斬首行動。

4、衛尉路博德帶領一支軍隊屯守桂陽,向南越施加軍事壓力,威懾南越國內的反對派。

這個使團有點用。

安國少季和樛太后一來二去,舊情復發,你儂我儂,又睡上了。

南越國人很生氣:平白無故的,你怎麼能隨隨便便睡咱的王太后呢?而樛太后也因爲不檢點失去了一部分支持者,遭遇了執政危機。

不過,這對漢帝國卻是個好消息——這意味着南越國內進一步割裂;同時,攘外必先安內,安內則必與外國勢力媾和。

於是,迫切需要假借漢帝國權威的樛太后,就勸南越王趙興徹底臣服漢帝國。

趙興還小啊,還處於媽寶男養成期,自然樛太后說啥就是啥。

漢使回報漢武帝:南越國上書,請求比內諸侯,三歲一朝,除邊關

不動一刀一兵,對南越的控制得到了質的提升,漢武帝對這個結果很滿意,坦然應允,同時,賜其丞相呂嘉銀印,及內史、中尉、太傅印,餘得自置

這裏注意,比內諸侯最實質的內容就是高級官員由漢帝國任命。賜呂嘉等人銀印,看起來是對南越利益集團的讓步,實際上卻是宣示任命權,這是損害以呂嘉爲代表的南越貴族的利益的。

呂嘉表示:我本來就是國相,需要你任命?我死了還打算傳給兒子呢!

所以,當樛太后和南越王趙興這廂一邊除舊法、用漢法,一邊整飭行裝、準備入朝覲見時,呂嘉及其宗族就極度不配合。

而王室與呂嘉的矛盾終於不可調和,到了兵戎相見的時候。

樛太后倒是個人物,她爲呂嘉安排了一出鴻門宴,打算藉助漢使的勢力除掉呂嘉。但很可惜,這一波漢使並沒有一個班超一樣的人物,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而樛太后陰謀斬首呂嘉失敗後,樛太后與呂嘉宗族骨子裏已徹底決裂,僅僅因爲南越王趙興對呂嘉的無惡意及來自漢的壓力,呂嘉纔沒有貿然作亂。

但這種隨時爆炸的局勢,漢武帝就無法滿意了,他也覺得在南越國的使者不成器,膽小怯懦無決斷。於是他又派出了一支兩千人的軍隊,由郟縣壯士、原濟北國相韓千秋與樛太后的弟弟樛樂帶領,前往南越國,助樛太后彈壓呂嘉勢力。

這一決定成爲了壓垮南越國政治表面穩定的最後一根稻草。

韓千秋的軍隊剛進入南越境內,呂嘉就正式宣佈起兵。他一呼百應,很快就攻殺了樛太后和南越王趙興,漢使團也被盡數殺害,隨後通令蒼梧秦王及各郡縣,擁立明王趙嬰齊小老婆的兒子趙建德爲南越王——這個小老婆是南越本地人。

韓千秋倒也勇氣可嘉。呂嘉之亂已成,他沒有選擇退兵,而是揮兵急進,一路也攻破了幾個小城池。

但南越國後來把誘敵深入直接玩成了陽謀。他們乾脆開放道路,沿路供給韓千秋軍飲食,韓千秋軍得以暢通無阻抵達離番禺城僅四十里的地方。

然後,就栽了。南越軍在番禺城下縱兵攻擊,韓千秋軍全軍覆沒,韓千秋和樛樂均戰死。——各位廣州的朋友,這一戰沒準就在三水區或者花都區哪裏打的。

此一戰,韓千秋唯有勇氣。但據此也可以看出,在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之後,漢帝國自上而下的民族自信心得到極大提升。

漢武帝喜歡這種勇氣。他敕封韓千秋之子韓延年爲成安侯,敕封樛樂之子樛廣德爲龍亢侯。

當然,這一封賞,也是爲了鼓勵即將開徵南越的將士。既然和平解決已經無望,則用武必以雷霆萬鈞之勢。

元鼎五年秋,也就是公元前112年秋,漢武帝下令四路伐越。

衛尉路博德爲伏波將軍,出桂陽,下湟水。

主爵都尉楊僕爲樓船將軍,出豫章,下橫浦。

故歸義越侯二人爲戈船、下瀨將軍,出零陵,或下離水,或抵蒼梧。

使馳義侯把巴、蜀罪人組織起來,調發夜郎國兵,下牂牁江。

計劃進軍路線大略如上圖。

但實際執行的時候,戈船、下瀨將軍行軍緩慢,他們大概不忍心對自己的同胞下手,故而有意拖延。

馳義侯軍對西南夷的征伐,則直接逼反了南夷且蘭國,馳義侯軍也因必須先平定叛亂逗留。

伏波將軍路博德軍,一部分是臨時徵發的有罪之人,又走得是關隘、河流居多的一路,大概在陽山關附近遭遇了南越人的頑強阻撓,因此也耽擱了不少時日,損失了些許兵馬。

最後,只有樓船將軍楊僕帶領的主力軍隊渡過橫浦關後,進入北江,沿北江順流而下,先後攻破尋陿、石門,俘獲了南越國大量的運糧船。

隨後楊僕帶領軍隊乘勝而前,與南越軍決戰於番禺城外,一舉打敗了南越軍的先頭部隊,迫使南越軍退回番禺城中打守城戰。

在與南越先鋒軍的戰鬥中,楊僕大概還整合了大量的南越人,編入自己的軍隊。

連續急行軍,連戰連捷,但同時也是巨大的消耗。所以,南越軍嬰城自守後,楊僕停止了進攻,而是安營紮寨、練兵養士、給南越降兵上思想政治課,順便等待路博德的到來。

路博德終於來了,但路上損失頗大,在石門附近,跟楊僕會師的,只有千餘人。

但這就夠了。因爲路博德屯守桂陽的兩年裏,也沒閒着,他威震匈奴的名號傳遍了南越國。另外,這兩年裏,南越人大概沒少喫他的苦頭。總之,南越人都對伏波將軍路博德又敬又怕

接下來的番禺攻城戰,路博德的名號頂三個師

楊僕帶領所部,繞過番禺城撲向番禺城東南,而路博德則計劃率領所部進攻番禺城西北。

楊僕兵多,率先主動發起進攻,打到天色將晚,大敗南越出城應戰的軍隊,順勢縱火燒城。

正在番禺城一片人心惶惶的時候,路博德也率領所部抵達番禺城西北。

天烏漆墨黑的,番禺城裏的南越人也搞不清楚路博德到底帶領了多少人。

路博德又利用南越人對他的恐懼心理,故佈疑陣,連營數里,旌旗遍佈,似有千軍萬馬。

製造了這一巨大聲勢後,路博德派出使者靠近南越城下,向南越人喊話:南越兄弟們,楊將軍在那邊放火,快往我這跑,跑過來,今晚一起喫豬肉燉粉條

很快就招降了一些南越人。不過,迎接他們的不是豬肉燉粉條子,而是象徵爵位與官職的印綬,這些南越人立即就成了漢帝國公務員。

接下來,路博德又讓這些南越人回去,再招降更多的人。

就這樣,楊僕強攻燒殺趕敵,路博德懷柔招誘瓦解,二位黃金搭檔密切配合,折騰了大半夜。當東方海上泛起魚肚白時,番禺城中,除了呂嘉和趙建德帶領百餘名親信逃走,南越軍民盡皆向伏波將軍投降。

呂嘉和新立的南越王趙建德逃往海上,但也沒跑遠。路博德向南越降卒問知了呂嘉們的逃處,派兵船追擊,校司馬蘇弘捕得南越王趙建德,越人郎官都稽活捉了呂嘉。

呂嘉之亂的首惡既已被俘虜,則南越國的抵抗也宣告結束。

實際上,蒼梧王趙光剛聽說漢大軍出發就投降了。其他有名有姓先後投降的還有:揭陽縣令史定;南越將軍畢取;桂林郡郡監居翁,說服西甌、駱越計四十餘萬口投降。

這幾位,連同蘇弘、都稽都被漢武帝封了侯。

這麼看,南越到底是趙家的南越,呂嘉雖貴爲相國,把持朝政、樹大根深,但廣大的南越人民纔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效忠於趙家的心尚且稱不上堅定,更毋庸說爲呂嘉死戰抗漢了。

換言之,在這場戰爭中,大量的南越人不排斥融入華夏文化圈,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另外,南越雖然是秦人治國,文明堪稱高級,但到底也受當地習俗掣肘,則相比由秦入漢繼續進化的華夏文明,仍然相對落後。落後會被先進影響乃至改變,這也是影響因素。

至此,南越趙氏,從建國到滅亡,凡九十三年。我們需要給趙佗及其後代有一個公正的評價:

其一,在秦末天下擾攘之時,趙佗的割據政權,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南越地區的和平,讓生靈免遭荼毒。我一直覺得,當世道崩壞時,如果割據政權能保一方平安,則割據是有積極意義的。

其二,漢帝國建立後,南越趙氏保持了相當時間的獨立,但長期保持了與漢帝國的睦鄰友好,極少做和平的破壞者,乃至最後樛太后與趙興已經下了和平歸漢的決心,實爲難得。

其三,南越趙氏經營南越九十餘年,整合了秦始皇動員到這裏的秦人與當地原住民,從長遠來看,無疑極大促進了廣東、廣西等嶺南地區的開發與發展,對華夏文明的遠播嶺南功不可沒。

漢滅南越後,在南越國及南越之南的今海南島,一共設置了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曰南九個郡。

基本上,秦一統六國後,秦始皇在嶺南置的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經歷秦末喪亂後,重新回到了以華夏爲主體的統一帝國版圖內。

而且,因爲趙氏南越對河內平原的開拓,漢武帝置九郡之後,其統治區域,增加了河內平原二郡及海南島二郡。

秦始皇統一六國,漢武帝開疆拓土,華夏文明的生存空間就是被這樣打開的,壯哉,秦皇漢武的使命擔當!壯哉,中華先祖的篳路藍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