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弄清楚DAG與區塊鏈的區別,我們通過幾種標準對兩種技術進行了並排比較。

接受到分類帳本的方式

區塊鏈:通過少量的區塊生產者(例如礦池,大礦工)。

DAG(字節):完全分散/去中心化,任何人可以將數據添加到帳本上。

交易順序

區塊鏈: 由打包順充而定。

DAG(Obyte):如果交易單元之間存在偏序關係,則是自動的並遵循DAG結構。如果沒有偏序關係,則依賴少量的訂單提供者(即見證人)。

關於共識

區塊鏈:塊的組成, 如:包含或不包含單筆交易。

DAG (Obyte): 交易的順序 (指還未由DAG排序的訂單).

個體行爲者影響分類賬狀態的能力

區塊鏈: 每個塊生產者都明確定義了當輪到他們(或贏得了生產塊的權利)時進入塊的內容。

DAG(字節): 訂單提供者(見證人)僅隱式影響訂單,因爲它還取決於其他訂單提供者和其他用戶的操作(除非訂單提供者串通以協調他們的操作)。

如何處理雙花區

區鏈塊:生產者決定他們包括在塊中的版本。所有其他衝突版本均被丟棄。

DAG(字節):如果兩個衝突的事務之間存在部分偏序,則拒絕後來的交易。如果沒有部分順序,則所有衝突版本都將包含在DAG中。確定交易後以主鏈索引(MCI)先後確定較早的交易,解決衝突。遲來的交易仍存儲在DAG上,但是被忽略並且不會產生狀態更改(事務無效)。

規則平衡與任意決策

區塊鏈: 規則和任意決策的混合。

有許多規則,但仍允許區塊生產者決定區塊的確切組成,即決定是否包含或不包含任何特定交易。

DAG(字節): 僅規則。

可重寫性

區塊鏈: 可以重新組織區塊鏈,並丟棄鏈的舊版本(因此,交易歷史和分類賬狀態的舊版本會被丟棄)。

DAG(字節):將事務添加到DAG是不可逆的。

確定訂單後(在訂單提供者即見證人的幫助下),訂單也變得不可變。

抗審查制度

審查制度是指在不影響被認爲可以接受的其他交易的情況下,防止將任何特定交易納入分類賬的能力。阻止所有交易稱爲破壞活動,請參閱下文。

區塊鏈:如果塊生產者的大多數(按數量,哈希能力,按股份等取決於確切的共識算法)決定審查特定交易,就可以進行審查。如果少數區塊生產者試圖包括受害者交易,則多數會簡單地忽略其區塊。

DAG(字節):

嚴格的審查制度。如果任何組(包括訂單提供者)試圖審查任何特定交易,則他們會需要拒絕直接將其包括在內(即不將其作爲DAG的父項),但是爲了防止間接包含,他們還必須審查所有其他已經包括了目標交易的交易單元。也就是說, 所有用戶都必須串通才能進行審查。

耐破壞性

區塊鏈 工作量證明(PoW):具有抗破壞能力。

例如。如果大多數區塊生產商只是停止生產區塊,則另外一部份會替換上來,儘管速度較慢。如果大多數人合謀只產生空塊,那麼隨着時間的流逝,少數人會積累更多的哈希功率,然後超過前一個多數人。

DAG(字節):不防破壞。

大多數訂單提供者可能決定停止其節點,之後將無法確定交易。

防止丟失私鑰

區塊鏈 PoW:不易受攻擊,因爲塊生產中不涉及任何私鑰。

PoS:容易受到攻擊,因爲被盜的私鑰可用於代表區塊生產者生產或重複生產區塊。

DAG(字節):脆弱的。

訂單提供者(見證人)被盜的私鑰可用於以無序方式發送交易,如果大多數密鑰同時被盜,這會使其他節點感到困惑。

防盜性

區塊鏈:如果大多數區塊生產者從過去的某個時刻串通起來重建區塊鏈(比受害者認爲“安全”的時間還舊)並在新鏈中包含另一種雙花形式,則可能發生盜竊。 可以同時針對多個受害者,以提高攻擊成本效益。

DAG(字節):防盜能力強。

如果訂單提供者串通嘗試更改雙花訂單,則只能通過將自己的交易發送成無序而嘗試更改。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其他節點都會感到困惑,因爲他們不希望此訂單提供者這樣做,並且網絡將停止。因此,當他們試圖從單個用戶那裏進行竊取時,他們將殺死整個網絡,因此不會竊取任何東西。

請注意,以上比較僅對Obyte版本的DAG有效,並且可能不適用於其他基於DAG的平臺。例如,按照IOTA規則,IOTA將無法通過可重寫性測試,否則將從分類帳中刪除恰好包含雙花的有效交易;Hashgraph將無法通過分類帳測試,因爲對Hashgraph中分類帳的寫訪問由一小組節點控制。

以上分析僅考慮了共識協議自身抵抗失敗的能力。實際上,可以通過從最後一個已知的良好狀態重新啓動網絡來從故障中手動恢復網絡。這是通過區塊鏈和DAG的內置透明性實現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