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很多家長覺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樹立絕對的權威,讓孩子服從於自己。

實際上,現在更多的教育模式是父母和孩子成爲朋友,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幸福。

當衆嘲笑親爹“智商低”的郭麒麟,是沒大沒小,還是幸福的表現?

說起郭麒麟,肯定要提到他的爸爸郭德綱。在很多采訪節目當中,郭麒麟都會提到自己的父親。在某檔綜藝中,郭麒麟就被主持人“刁難”。

作爲壓力體驗官的郭麒麟,被專家問道:“如果你和父親郭德綱一同來參加這個節目,二人誰會勝出呢?”沒有想到郭麒麟竟然當衆嘲笑郭德綱“智商低”。

郭麒麟表示:“我們兩人都參加不了,畢竟我們是最強大嘴。”說完還不忘調侃一下自己的親爹看不懂節目。

郭麒麟當衆嘲笑親爹“智商低”的行爲引起了網友們的爭議,有的網友認爲郭麒麟沒大沒小,而有的網友則認爲這是幸福的表現。

實際上,郭麒麟和郭德綱的相處更像是朋友。對於郭麒麟的行爲,郭德綱總是一笑而過,不放在心上。而這恰恰體現了,郭麒麟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環境中。

從小在幸福中長大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更像是朋友

1. 以朋友的模式相處

大家會發現,在一些親子關係和諧的家庭中,父母通常和孩子都是以朋友的模式相處的,這和傳統的親子關係不同。

父母不會刻意在孩子面前營造自己的權威,而是會將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角度上溝通交流。

2. 孩子敢和家長開玩笑

有的家長經不起孩子對自己開玩笑,認爲自己身爲父母的威嚴受到了孩子的挑戰,所以總是喜歡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嚴肅的一面。

其實這是非常不利於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的。從小在幸福當中長大的孩子,會願意主動和家長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敢和家長開玩笑。

3. 互相分享各自的想法

從小在幸福中長大的孩子,會更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時父母也會願意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活,傾聽孩子的感受。

在做一些決定的時候也會徵求孩子的意見,從來不會強迫孩子做自己不願意的事情。

父母和孩子成爲“朋友”,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好處?

1. 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

當父母和孩子成爲朋友之後,孩子在父母面前將會變得更加輕鬆,和父母的交流也不會有很多隔閡。

這樣孩子更容易向父母敞開心扉,而家長也更能夠了解到孩子的想法。這是非常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的。

2. 孩子會更懂得尊重他人

當父母將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時,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當孩子受到了尊重之後,他們自然會更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3. 善於表達自己

當父母和孩子成爲朋友之後,孩子會更願意在父母面前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當中也會更加輕鬆。久而久之,孩子將會變得更加善於表達自己。

育兒問題洛芸媽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芸媽咪,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