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庫容1.85億立方米

供水8.08萬人

灌溉6.62萬畝

裝機20.1萬千瓦

年發電達8億度

經過近6年的拼搏奮戰,由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水電基礎局、水電十四局、水電七局等參建,世界首座堰塞壩綜合水利樞紐工程——雲南昭通魯甸紅石巖堰塞壩綜合水利工程首臺機組日前正式投產發電。

項目組依託堰塞壩開展科技研發

取得諸多具有自主產權學術成果

“堰塞壩應急處置與綜合整治關鍵技術”

獲2019年中國大壩工程學會

科技進步特等獎

資料圖:魯甸縣地震造成牛欄江發生山體塌方形成堰塞湖 張彤 攝

思緒回到六年前那個天崩地裂的時刻,2014年8月3日,魯甸6.5級地震導致魯甸、巧家兩縣交界處發生山體跨塌,崩塌滑落的泥沙石塊阻塞了牛欄江干流河道,形成了庫容2.6億立方米的堰塞湖,威脅下游沿江10個鄉鎮3萬餘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資料圖:堰塞湖三條排險通道打通

現場

“走了一個多小時,感覺還不到山腰,而身邊的路越來越險,最窄的地方估計只有30公分,而且低眼一望,都是不敢多看的深淵和洶湧的牛欄江。”

這是2014年8月5日,雲南日報巧家報道組在奔赴紅石巖村採訪的途中記錄下的牛欄江場景。

溫故知新,更能理解水利樞紐工程“變廢爲寶”的意義——

記者手記:堰塞湖啊堰塞湖

——原文刊載於2014年8月12日《雲南日報》5版

記者:譚晶純

9日下午3時許,我登上了牛欄江堰塞湖上的衝鋒舟。

兩岸的峭壁,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滑坡痕跡,讓我的腦海中迅速閃過兩個影像:

一個是一段視屏,前一天堰塞湖發生山體垮塌,亂石飛濺的場面如戰爭大片,網上點擊率非常高。

當記者坐着衝鋒舟從堰塞湖壩頂返回時,身後傳來隆隆的聲響,回頭一看,是山頂巨石滾落水中。禹江寧 攝

另一個是一張照片,羣山中垮塌山體濺起的一團“蘑菇雲”。拍照片的本報記者顧彬,此時就在我身邊。

山體垮塌時,他離開堰塞湖只有十多分鐘!

湖面有很多漂浮物,衝鋒舟的螺旋槳不時被裹住,走走停停。

湖邊有幾頭豬,坡太陡爬不上去,困在了湖邊。

打撈漂浮物 李秋明、顧彬、陳創業攝

“昨天那兩個還在找東西喫,現在不會動了!”顧彬說。仔細看,水裏還有一頭,好像是在喫東西。它旁邊,有一個鼓鼓的同伴,想必是死了幾天了。

“不能把它們都接到衝鋒舟上帶出來嗎?”我問。

“不能。第一,水下情況不明,船可能擱淺;第二,山體隨時都有垮塌的危險,不允許靠近。”身邊的一位軍人說。

湖面不時有臭味飄來。

越靠近垮塌的大壩,漂浮物越多。有粗粗細細的樹木、木製傢俱殘骸,還見到一個完整的木質房頂骨架。

兩個充氣的救生圈浮在細碎的雜木上,鮮亮得刺眼。我默默祈禱:但願這不是救生用的!但願使用它的人已經成功脫險。

在距離大壩一二百米時,漂浮物堆積很厚,衝鋒舟無法繼續前行。

靠岸,步行。

我手腳並用地爬了一陣坡。好不容易見到一塊平地,心裏一高興,腳下卻是一滑,在衆目睽睽之下,摔了個大馬趴!幸虧是土地,只有手上劃破了一點。索性翻身坐在地上,夠着滑掉的鞋子穿上,並把兩個鞋帶都緊了緊,爬起來低着頭,繼續前行。

接近垮塌體,一條簡易的便道,是沿着山體推出來的。左邊的山體,鬆散的大小石塊堆積着,隨時可能溜下來。

落石襲擊挖機 李秋明 陳創業 攝

我停下來,舉起手機,對着山體拍照。

“前方,快速移動!”有人這樣喊,我一時沒反應過來,沒動。

“拍什麼拍,不要命了,趕緊跑!”這下子聽明白了,我撒腿就奔。

“昨天進來時 ,這裏還沒有路,根本跑不成!”顧彬說。

站在塌方體頂端,見幾臺挖掘機散落在巨石陣中作業,如同小朋友的遙控玩具。十幾米遠處就是斷崖,裸露的岩石間有水漬印。

山風吹來,被汗水浸透的衣服生出一陣寒意,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心理作用。

這一行,作爲文字記者的我,用手機拍攝了幾個特寫:

掛滿汗珠的臉——有武警戰士的、有司令員的。

汗水溼透的衣背——有省長部長的、還有記者的。

這些圖片,不可能公開發表,我還是忍不住發在微信羣裏,好多好多點贊!

寫稿時,任務又來了,攝影記者禹江寧、文字記者張寅,還有主動請纓的春城晚報記者張明,在雨中又向着堰塞湖進發了。

變危成寶

要如何“除害興利,變廢爲寶”?利用堰塞體改造成擋水壩,並新建一座電站,將紅石巖堰塞湖改造成集除險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功能的大型綜合水利樞紐的創新綜合治理理念孕育而生。

歷經近6年的科學綜合整治,在所有設計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紅石巖堰塞湖水利樞紐項目這一世界首例堰塞壩“應急搶險—後續處置—整治利用”一體化利用工程攻克了自然條件資料獲取難、物質結構組成確定難、潰堰洪峯流量預測難、複雜環境搶險處置難、寬級配材料結構分析難、靜動力性態評價難、堰塞壩設計施工難等7大難題。同時,堰塞壩經歷較長曆時高水位考驗,滲流、變形、壩坡穩定,工程運行安全。去年12月19日,在牛欄江紅石巖堰塞湖整治工程順利下閘蓄水之後,首臺機組於今年順利投產發電。

該項工程建設不但凝練了堰塞體形成過程與潰決機理,堰塞壩性態演變機理與安全評價兩大關鍵科學問題,還提出了堰塞體風險識別與潰堰分析的應急搶險關鍵技術,開創了堰塞壩減災興利、整治利用的先例,解決了複雜環境下寬級配堰塞壩防滲結構灌漿施工等關鍵技術難題,在國際學術和工程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全面提升了我國堰塞壩應急處置與國家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能力。

誰能想到

當年要命的堰塞湖

如今不但變危成寶

還坐擁23項國家發明專利

19項實用新型專利

15項軟件著作權

據悉,項目組依託堰塞壩開展科技研發,取得諸多具有自主產權學術成果。“堰塞壩應急處置與綜合整治關鍵技術”獲2019年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項目成果將有力支撐科學應急搶險與減災、統籌確保流域安全、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生態環境效益突出。

雲報客戶端綜合自雲南日報、昭通新聞網等

責編:趙婷婷 鄭海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