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印发“新时代高教40条”时,提出了一条很重要的规定就是:“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新时代高教40条”出台以来,这条规定的执行情况如何呢?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2018年,高校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仅为77.11%,也就是说,超过22%的教授在2018年并没有给本科生上课。

为什么在教育部出台“新时代高教40条”之后,还会有22%的教授“拒不执行”这项规定呢?原因在于,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教40条”的时间点是在2018年下半年。因此,在印发之时,很多高校已经排完了2018年秋季学期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没有排课的教授,只能等新学期再排。相信等到2019年度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出炉的时候,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的比例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超过22%的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会被“免掉”大学教授吗?大学教授是一种职称,职称评上之后,通常不会被取消,这点教授们可以放心。但大学教授不上课会不会受到惩罚?对于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教授本人关心,很多学生乃至于社会公众也非常关心。对此,我们可以参考同样是2019年下半年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的一个讲话。吴岩说,大学教授和副教授连续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清理出教师系列。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名大学教授长期(至少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不仅仅是会不会被惩罚的问题,还有可能直接被“扫地出门”。

但是,教育部新规出台之后,教授们就会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吗?请注意,吴岩说的是“连续三年”。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大学教授,完全可以上半学期的课,然后时隔两年半后再上课,就可以逃避“连续三年”的惩罚了。这可以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且,面对这种行为,谁又能奈何他们呢?而且,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本身就是在得到大学默许的情形下进行的。如果大学一定要给教授们排课,教授们敢不上吗?毕竟,指挥棒在“大学”手上。

大学为什么不给教授们排课呢?都是科研导向惹的祸。评价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不取决于大学教授上课上得好不好,而是取决于大学的科研成果多不多。教授的科研能力肯定比副教授、讲师们强。因此,大学当然更愿意让教授成为科研主力军,能搞科研的教授都是宝。至于本科生的学习质量,谁管呢?不管在什么时候,还是本科生最可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