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醫學指導專家: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護理中心主任 陳興華

高脂血症患者往往伴有脂肪肝問題,長期發展容易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中醫根據高脂血症形成的根本病機,總結出三個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的穴位,它們堪稱人體的“天然降脂藥”。

記住這三個天然降脂穴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護理中心主任陳興華表示,高脂血症的產生與肝脾腎三髒關係最爲密切,而尤以脾腎爲要,其中“脂三針”就是專門用來治療高脂血症的三個取穴組合。

“脂三針”由內關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組成。

內關穴

位於手掌面關節橫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凹陷處。其爲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並與之合於心、胸、胃,有寬胸、理氣、和胃的作用。且心主血脈,按摩該穴有疏通經脈、行氣活血之功。

按摩方法:用一手拇指按揉另一手的內關穴,以感覺酸脹爲度。按揉時,會有刺激感沿着前臂內側傳至心臟,此爲較好的刺激效果,但注意不要用力過度。

足三里穴

位於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足陽明胃經爲多氣多血之經,其穴主氣血所生病,

善治脾胃疾患及氣血、血脈方面的疾病,有和胃健脾、去溼化痰之效。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壓該穴,每次每穴按壓5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酸脹、發熱的感覺。

三陰交穴

位於內踝尖上直上3寸處,爲足三陰經之交會穴,其氣通於肝、脾、腎,可達到調理三髒的目的。

按摩方法:按摩時,以一隻手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陰交穴上,以拇指端有節奏地用力按壓,適當配合按揉動作,使之有陣陣痠麻脹感。

文/健康參考全媒體記者 陳曉琨

通訊員/鎖卓琪

編輯/黃旭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