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聯打完福建隊後,不少球迷和網友都對他喊出了CBA勒布朗詹姆斯的呼聲—首節25分、上場16分鐘拿32分、成爲CBA籃板王,各種強勢數據被33歲的易建聯不斷刷新,這樣的年齡打出這樣的表現,很難不讓人想到老美那邊的另外一位三旬傳奇人物。

這場比賽是易建聯CBA重啓後的首秀,賽前外界雖對他寄予厚望,但很多人還是沒想到他在場上如此強橫霸道,真的是那種予取予求、隨心所欲得分,不管對手怎麼佈置和防守,都不能有效限制他,反而激發他更強的統治力。

易建聯在場上有兩表現堪稱一騎絕塵,首先是得分能力,各種方式、各個位置都能輕鬆拿分;其次是內線統治力,福建隊雖然有大王壓陣內線,但在易建聯面前還是小弟弟,小夥子和隊友們完全被碾壓。易建聯這種“控場表現”除了個人實力天賦之外,還得益於廣東隊兩大因素:1、團隊因素,阿聯身邊這些隊友確實給力,不但彼此配合默契、而且個體實力也很突出,不需要阿聯像以前那麼大包大攬唱獨角戲,很好替阿聯分擔場上壓力;

2、教練因素,杜鋒雖然是少壯派教練,但在對阿聯的使用上絕對立足長遠、頗顯老辣,一方面兼顧球員身體合理使用,另外一方面兼顧球隊成長和比賽成績,放眼CBA願意這麼做並且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教練很少(不誇張說勒布朗在這方面就沒有易建聯命好,之前在騎士他的上場時間各種長)。

與此同時,很多球迷都有一個很現實的感慨:33歲的易建聯在CBA還如此所向披靡,這說明我們的年輕一代得多麼弱雞。這也難怪爲什麼我們很多年輕球員在CBA乍一看好像數據還不錯,但真正代表國家隊到國際賽場打比賽就各種被打臉。男籃世界盃就是最好的例子,只有易建聯能在場上和對手掰手腕,其他人感覺拿球動作都變形了,從技術到心理素質都被完虐。

易建聯這種高光表現放大到CBA和中國男籃層面有三“隱憂”:1、阿聯和廣東隊在聯賽的一家獨大勢頭愈來愈明顯,其他球隊似乎與其差距他們越來越大,聯賽強強對話比賽的含金量越來越低;2、阿聯的真正接班人還未出現,這幾年我們媒體炒作這個神那個魔王的,但事實證明都是自娛自樂或者過度包裝,還有很長路要走;3、人才斷層明顯,複賽以來看看我們部分國手在各自俱樂部的表現,只能用不忍直視來形容。相比易建聯在場上的一些細節展現,年輕一輩在場上需要糾正的東西太多,毛手毛腳、細節處理粗糙太多。

本文系擅先生團隊(精武工作室)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授權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