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韓國防衛事業廳舉行第128次防衛事業推進委員會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從海外購買預警機的“航空預警機第二批項目推進基本戰略案”。此次,韓國很可能引進2架預警機,項目將於2021年至2027年進行,總費用約1.59萬億韓元(約合13億美元)。

近年來,韓國自行研製與引進了大量裝備,包括預警機、電子偵察機、巡邏機等特種平臺等,其中4架E-737預警機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這型機韓國稱爲“和平之眼””(Peace Eye),使韓軍擁有24小時獨立監視朝鮮半島空情及周邊海情的能力。

4架E-737預警機平臺爲波音737-700IGW,全部由美國製造,首架於2011年交付。同期,澳大利亞、土耳其也引進裝備了同類型的預警機,採用相同的波音737平臺與楔尾雷達。

由於波音737平臺維護性極佳,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與高出勤率。有信息稱,“和平之眼”預警機每日三班運行,每8個小時一班,如果在空中加油,可以連續飛行20個小時。4架“和平之眼”全部投入使用,可以實現穩定的情報獲取。

而在其它方面,包括飛行速度、航程、舒適性,波音737相比部分螺旋槳平臺,擁有着噴氣式客機的固有優勢。一水之隔的日本,也有4架E-767預警機,數量相同,也達到了同樣的高出勤率。

E-737預警機裝備有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研發的多功能電子掃描陣列(MESA)雷達,立柱部分爲兩部相控陣雷達天線,頂部爲第三部雷達天線,可進行360度無縫隙空域探測,探測距離達370-500公里,具備同時搜索、監視空中和海上1000多個目標的能力,

實際性能如何,可供參考的是土耳其裝備的同類型預警機,在今年3月成功通過數據鏈引導F-16戰鬥機發射導彈並命中了敘利亞的蘇-24飛機,實現了“協同交戰”。對於一直裝備美式武備的韓軍來說,這個能力機極有可能獲得。

至於韓國下步的預警機計劃,其資金比較充裕,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引進1-2架“和平之眼”這樣的大型機,二是參考日本等國家,引進3-4架E-2C這樣的中型預警機,形成高低搭配的模式,在效能與成本之間達成平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