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流行穿名牌,什麼耐克鞋,阿迪達斯,匡威……都是我們追求的牌子。前段時間開始流行的AJ,匡威帆布鞋也是讓衆多學生們追着買。

當然,既然是名牌,那價格總會比較高,也會有人捨不得去買。所以很多人也退而求其次去買了低價位的“名牌鞋”,也可以稱之爲平替。

在我們看來,不管名牌或者平替的鞋子都是買來穿的。可誰能料到一雙“名牌鞋”還能傷人呢?但事實證明它確確實實可以傷人。

怎麼回事呢?簡單來說就是真假名牌引發的傷人事件。

小朱之前買了一雙耐克的運動鞋,可穿到學校裏的時候,同班同學小翁直接說小朱的鞋子是假鞋。之後兩人爭論一番,最終不了了之。

放學後,小翁和好友小柴一起走出校門,恰巧碰到了小朱以及他的爺爺和爸爸。

之後小朱的爺爺和小翁的爺爺有過一番爭吵,但也只是口角之爭,不一會小翁和小柴便準備離開了。

但這會小朱叫住了倆人,說讓他們過來,而小柴也是不甘示弱,也帶着挑釁般的語氣讓小朱過來。小朱的爸爸看見這種情況,上前就抓住了小柴的脖子,並推了小柴。

剛好學校老師和校長在旁邊飯店喫飯,看到後立即過來制止了小朱爸爸的行爲。

但最終經醫院檢查,小柴被判定頸椎受損,需住院13天。除此以外,小柴的脖子,胸口和手臂上都有輕微的傷。

對於此事,校方並沒有在當天就告知小柴父母,而是第二天才打電話通知。

對於校方的做法,小柴的父母表示不理解,但學校表示因爲中考在即,想着以中考爲重。之後,小柴班主任幫忙聯繫了小朱父親,但對方說沒有時間過來接受採訪。

所以他們選擇了報警,當地派出所瞭解情況後,表示將會依法處罰,並配合家長和學校更好地解決此事。

其實看起因是在於鞋子是否是名牌,但反應的確是攀比,虛榮的心理。

以前有的家長之間常常會進行攀比,明裏暗裏都是在誇自己孩子多優秀,別的孩子哪一點比不上自己的孩子,但最多的還是成績之間的博弈。

如今,這種攀比也是擴大了範圍,不僅僅比成績,還比穿搭。而這種攀比也不再存在於大人之間,孩子們也都開始了無形之中的攀比。

就如此事件之中的小朱和小翁一般,且不說小朱買的耐克是真是假,單看買耐克這個牌子的原因,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因爲它是名牌,很多人都有穿,所以自己必定也想穿。

在小翁質疑鞋子真假的時候,小朱爲何不選擇沉默,而選擇爭論呢?畢竟真假並非是一個孩子能定義的。

或許是因爲小朱想讓同學知道,自己花了錢擁有真耐克罷了。

而小翁的心理是什麼呢?或許是酸了,俗話說得好: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或許小翁沒有所以才說別人的也是假的,畢竟自己不可低人一等。

又或者是自己有真耐克,因爲要證明自己優秀,有錢而去貶低他人。其實這都是攀比,虛榮之心在作祟。

再來看看家長對此事的處理方法。不論怎麼說,出手傷孩子總是不應該,況且還讓孩子頸椎受損,可見當時下手也不輕。

當時的小朱爸爸,應該也是氣急敗壞,情緒被小柴的那句類似挑釁的話語激了起來。

再加上以爲自己兒子受了欺負,受了委屈,所以就衝動動手,失了理智。

但最終他還是得爲自己的行爲買單,希望此次之後,小朱的爸爸可以喫一塹長一智吧。

最後解讀一下校方的想法。採訪中小柴家長表示孩子身上都是掐痕,但孩子卻聽從了校方的話,告知父母只是抓的。

關於家長對這個問題以及孩子被打未及時被告知的質疑,副校長表示想着以中考爲重,畢竟沒多少天孩子就要考試了。

校方這樣的解釋勉強可以理解,中考當前如果家長鬧得太厲害,各位學生的狀態和情緒都會被影響,這對快要考試的孩子們是不利的。

孩子都寒窗苦讀三年,不能在最後關頭出現一點差錯。

校方也應該爲孩子的中考負責。也因爲兩個孩子都是本校的,校方或許也想着大事化小來着。

但想法可以理解,做法真的是不對。畢竟孩子被別的家長打了,這件事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及時通知家長也是應該的。

要是真的孩子出了什麼事,學校也是擔不起這個責任的。及時通知家長這點學校也算是想得不太全面。

而將掐改成抓,這種謊言也是不應該出現,作爲一個孩子的引導人,更應該做好榜樣纔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