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到延迟退休的时候,很多人往往都有一种抵触的心理,反对延迟退休的呼声,也十分的强烈。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延迟退休的真正本意在哪里?

2000年的时候我国的人均寿命在72岁,国家根据国民的平均寿命,制定了养老保险计发月数,60岁退休为139个月。这也就意味着在60岁退休之后,139个月之内领取的是个人账户部分,也就是领取的自己的钱。72岁之后,领取的统筹账户部分,也就是说,72岁以后才可以“赚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待遇的提升,医疗水平的进步,人均寿命不断延长,72岁以上的老人不断增多,这也就出现了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然而,因为当初的计划生育,我国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缴纳社保的人群总数也在不断下降。那么这样一来,养老金在很多地区就出现了收不抵支的情况,也就是大家口中经常提到的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从以上两点来看,延迟退休的本意就十分的明显了。简单的说,就是老人越来越长寿,领取统筹账户养老金的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缴纳社保的人数也在下降,养老金缺口也在增大。为了避免养老金资金链的枯竭,延迟退休已经势在必行。

那么,延迟退休就能让养老金资金链良性循环吗?

其实,延迟退休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原因很简单,延迟退休延长了工作年限,也就等同于延长了社保缴费年限。退休后虽然提高了普遍人养老金的基数,但是缩短了养老金的领取年限。这样的做法,也可以说社保在这两个方面,起到了双向缩减开支功效,也就促进了养老金的良性循环。

所以,为了养老金能够更好循环,延迟退休是必经之路。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