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早些時候向媒體通報指出,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暴發的第一個月內,各國上報確診病例不足10萬,而過去一個月新增病例近400萬,預計未來幾天內全球確診病例數將突破1000萬。截至北京時間6月26日19時,共有216個國家、地區和領土出現新冠疫情,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965萬例,死亡病例超過48.7萬例。

近期,美洲疫情尤爲嚴重,很多國家疫情仍未見頂,病毒繼續在高位傳播,單日新增病例屢創紀錄。6月26日,美國新增超4.2萬例新冠確診病例,是最近一段時間的最高值,累計確診病例逾245萬,死亡病例爲124891例。巴西疫情也在高速發展,連續多日的新增確診病例都高於4萬,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27萬例。

全球新冠大流行加速 巴西疫情嚴重程度直逼美國

Wikipedia 圖片

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過程中,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了力度不盡相同的應對策略。那些嚴格地執行世衛組織有關擴大檢測、治療、隔離和接觸者追蹤建議的國家,疾病的傳播得到了減緩——例如在歐洲,有的甚至基本得到了控制——例如在東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以及新西蘭等國。

但巴西的疫情一直引人關注,因爲該國在聯邦和州一級的應對策略不盡統一;聯邦注重經濟發展而反對封鎖,有的州則根據自身的情況實施了封鎖,有的正在逐步解封。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恩(Michael Ryan)對相關地區或國家的疫情對整個世界病例數大幅上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進行了解讀。

“有關疫情的數字很明顯在上升,這是由於疫情在幾個人口較多的國家在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有許多國家都是病例數大幅上升的原因,包括美洲、南亞,以及中東和非洲的一些國家。這些數字當中有一部分可歸因於有的國家增加了檢測,比如印度。但我們不認爲這是一個檢測增加導致的現象。”

“在一些國家,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在增加,而這兩個數字的增加不是因爲檢測在增加。這是疫情的變動——毫無疑問,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牢牢地紮根了。病毒擴散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些國家和人口最密集的一些地區。疫情在一些大國達到了頂峯或者接近頂峯。毫無疑問,疫情在加速。”

氣象組織圖片/Bruno Ipiranga 巴西里約熱內盧伊帕內瑪海灘。

據巴西衛生部26日晚公佈的疫情數據,巴西24小時內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逾4.6萬例,累計超過127萬例;新增死亡病例990例,累計死亡55961例。巴西的累計確診和累計死亡病例數均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數據還顯示,巴西累計治癒病例673729例,治癒率約爲54.9%。更令人擔憂的是,巴西的人口比美國少大約三分之一,而且當前巴西的新冠病毒檢測率還很低。

瑞恩:“巴西人口的新冠檢測率相對較低,僅爲全人口的17%,然而檢測結果爲陽性的比例較高,爲31%。這基本上說明可能還有更多的病例,因此巴西大量的病例不是因爲進行了大量檢測的結果,而有可能是低估了實際情況。”

3月中旬,當美國的新冠疫情已經“風聲鶴唳”之時,巴西僅有數十人感染,此後比較低的傳播速率一直維持到了4月中下旬,但從那以後,疫情急劇飆升,到6月4日創下了單日死亡人數接近1500人的“驚人紀錄”。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恩表示,巴西疫情的急劇發展也對該國的醫療衛生工作者隊伍造成了“重創”

聯合國難民署/Felipe Irnaldo | 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難民署一直在支持巴西的難民。

萊恩:“在巴西,醫護人員佔所有新冠病例的12%以上。他們非常勇敢而無畏,站在第一線,數週以來向巴西人民展現了極大的勇氣和專業精神。在巴西的醫生中,我們已經看到約1萬5000個新冠病例;有將近1萬9000名護士和其他在醫院工作的技術人員感染;總體而言,醫務工作者中的感染病例超過4萬人。”

與其他許多國家一樣,巴西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集中在大城市,如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但該國東部的伯南布哥州(Pernambuco)、東北部的北里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e Norte)以及里約熱內盧州以北的聖埃斯皮裏圖州(Espiritu Santu)疫情也較爲嚴重。

萊恩:“巴西全國的重症監護病房仍在盡力繼續堅持運作。某些地區面臨較大壓力,但總體上,重症監護系統仍在應對。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重症監護系統而言,要維持應對病例的這種持續增長,都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巴西聯邦、各州和地方政府採用全政府、全社會的方法,系統地進行密切協作。”

疫情開始之初,巴西沒有在聯邦層面實施統一的隔離和封鎖措施,各州和各城市自行採取了一些措施。疫情暴發以來,兩位衛生部長相繼被解職和辭職。最近幾天,總統博爾索納羅的反對者和支持者之間又因新冠疫情的問題在首都巴西利亞相互“對峙”。因此,在巴西採用“全政府、全社會”的方法,存在着極大的挑戰

UNHCR/Vincent Tremeau | 在巴西的平託蘭迪亞,一位母親在體育館照顧自己的孩子

目前,整個美洲在全球的新冠病例數和死亡人數中均佔到了接近一半;其中,巴西佔了美洲所有病例的23%和死亡人數的21%。儘管這樣,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恩提醒人們,要在全球和區域的總體疫情中來看待巴西的情況,特別是在拉丁美洲,因爲除了巴西之外,祕魯、墨西哥和智利等國的疫情也在迅速惡化

瑞恩:“我們在拉丁美洲看到的是一個仍然在演變的疫情。疫情影響到區域內的所有國家。巴西作爲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深受影響,我們也看到該區域其他國家的病例和死亡人數在同一時期迅速增加。因此,在全球和區域的視角內來看待巴西的疫情非常重要。”

地塞米松

最新研究:治療重症有效

近日,牛津大學在初步的臨牀試驗中研究中發現,皮質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有助於挽救新冠重症患者生命

根據英國相關機構向世衛組織提供的初步試驗結果,對於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地塞米松治療方法可將死亡率降低約三分之一;對於僅需氧氣的患者,死亡率可降低約五分之一

European Pharmaceutical Review圖片 | 藥物地塞米松

世界衛生組織對英國有關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的初步臨牀試驗結果表示歡迎。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這是第一種被證明可以降低需要氧氣或呼吸機支持的新冠患者死亡率的治療方法。這是個好消息,我祝賀英國政府、牛津大學以及英國的許多醫院和患者,他們爲實現這一挽救生命的科學突破做出了貢獻。”

Q 地塞米松是什麼

地塞米松是一種類固醇,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一直用於減輕多種疾病的炎症,包括各種發炎病症和某些癌症。這是一種有效的抗炎藥物,它抑制免疫系統,並可能加大其他疾病的感染風險。

自1977年以來,它已以多種製劑的形式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一種非無專利且價格低廉的藥物。

Q 我是否該用地塞米松來預防COVID-19或治療這一疾病的輕度症狀?

地塞米松是一種皮質類固醇,不應用來預防COVID-19或治療COVID-19的輕度症狀。英國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它只對重病患者和危重患者有非常可喜的結果。這項研究沒有發現對輕症患者(指那些沒有接受氧氣治療的患者)有任何益處。

關於新冠肺炎的事實

謠言

NO.1

長期使用醫用口罩會導致二氧化碳中毒或缺氧?

世衛組織

長時間使用醫用口罩會有不適感,但不會導致二氧化碳中毒或缺氧。戴醫用口罩時,要確保口罩密合合適,並保持足夠的鬆緊度,使你能夠正常呼吸。不要重複使用一次性口罩,口罩一旦變溼就要更換。

闢謠

傳言

NO.2

COVID-19病毒會通過鞋子傳播?

世衛組織

COVID-19在鞋子上傳播並感染個體的可能性很小。作爲一項預防措施,尤其是對有嬰幼兒在地上爬行或玩耍的家庭而言,請考慮把鞋子放在家門口。這將有助於防止接觸鞋底上的污垢或任何廢物。

說明

傳言

NO.3

COVID-19通過家蠅傳播?

世衛組織

迄今爲止,沒有證據或信息表明COVID-19病毒通過家蠅傳播。引起COVID-19的病毒主要通過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播。

觸摸受污染的表面後未洗手便觸摸眼睛、鼻子或嘴,也可能導致感染。爲了保護自己,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並對經常接觸的表面進行消毒。還應經常徹底清潔雙手,並避免觸摸眼睛和口鼻。

說明

謠言

NO.4

在身上噴灑漂白劑能阻止新冠傳播?

世衛組織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在身上噴灑漂白劑或任何其他消毒劑或攝入這類物質。攝入這些物質可能會中毒,噴灑會對皮膚和眼睛造成刺激和傷害。漂白劑和消毒劑只能用於物體表面消毒。應將漂白劑和其他消毒劑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闢謠

謠言

NO.5

2019冠狀病毒病可以用抗生素抵禦?

世衛組織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由病毒引起,而不是細菌。導致COVID-19的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的一個病毒家族。抗生素對病毒不起作用

有些COVID-19患者還會出現細菌感染併發症。在這種情況下,醫務人員或推薦使用抗生素。目前尚沒有經過批准的用來治療COVID-19的藥物。如果你出現症狀,請給醫務人員打電話或撥打COVID-19求助熱線。

闢謠

謠言

NO.6

喝甲醇、乙醇或漂白劑預防或治癒COVID-19?

世衛組織

甲醇、乙醇和漂白劑是有毒物質,喝下去會導致殘疾和死亡。甲醇、乙醇和漂白劑有時被用於清潔產品以殺死表面的病毒,但絕不能喝它們。它們不會殺死體內的病毒,卻會傷害內臟。

爲了保護自己不感染COVID-19,可對物體和表面進行消毒,尤其是那些經常接觸的物體和表面。可以使用稀釋的漂白劑或酒精。此外,應確保經常徹底清潔雙手,並避免觸摸眼睛和口鼻。

闢謠

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COVID-19侵害

Q 爲避免感染新冠病毒,我該如何與別人打招呼?

答:爲防止感染COVID-19,最安全的做法是打招呼時避免身體接觸。安全打招呼方式包括揮手,點頭或鞠躬。

Q 由於新冠狀病毒我該避免握手嗎?

答:是的。握手、碰觸眼睛、鼻子和嘴都會傳播呼吸道病毒。跟人打招呼時可以揮手、點頭或鞠躬。

Q 在公共場合戴橡膠手套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感染嗎?

答:不能。常洗手比戴橡膠手套更能防止染上COVID-19。橡膠手套上可能會沾上COVID-19污染物。如果隨後摸臉,污染物就會從手套轉移到臉上,並且可能把病傳染給你。

Q 在COVID-19疫情期間,我如何才能做到安全購物?

答:購物時,要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避免觸摸眼睛、嘴巴和鼻子。如果可能,在購物前對購物車或購物籃的扶手或把手進行消毒。回家後,要徹底洗手,並且在處理和保存好您購買的物品後也要洗手。

Q 在COVID-19疫情期間如何洗水果蔬菜?

答:水果和蔬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採用與其他情況同樣的方法進行清洗。在處理之前,先用肥皂和水洗手。然後,用清潔水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在生喫時。

Q COVID-19能通過硬幣和紙幣傳播嗎?

答:目前尚沒有證據證實或否定COVID-19病毒可以通過硬幣或紙幣傳播。然而,感染者排出的呼吸道飛沫會污染並停留在物體表面。觸摸經常受人接觸的表面或物體,包括硬幣或紙幣後,要定期徹底洗手。如果您的手沒有進行清潔,應避免觸摸眼睛、嘴巴和鼻子。

Q 如果家裏有COVID-19疑似或確診患者,我應該如何清洗和晾乾衣服、毛巾和被褥?

單獨清洗患者的衣服、毛巾和被褥。如果可能,在處理前戴上堅實的手套。絕不要貼身拿這些髒污用品;應將這些用品放在有清晰標記的不漏的容器(如袋子或桶)中。在將這些用品放入專用容器之前,用扁平、堅固的器具將這些用品上的固體排泄物(如糞便或嘔吐物)刮到患者的廁所馬桶中。如果患者房間並無馬桶裝置,則需將刮下的排泄物放入帶蓋的桶裏,然後拿到廁所裏處理掉。洗滌和消毒這些用品:使用洗衣機,用熱水(60-90℃)和洗滌劑進行洗滌。也可用大桶將它們浸泡在熱肥皂水中,然後用棍子攪拌,但應注意不要拍打和濺水。如果沒有熱水,則可將它們浸泡在0.05%的含氯漂白劑中約30分鐘。最後,需用清水沖洗,然後晾在陽光下曬乾。不要忘記最後洗手。

記 者:黃莉玲

責任編輯:李威

來源:聯合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