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左

最近,伊能靜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算是博了一把熱度,從婆婆到老公再到她自己,都是滿滿的話題。

不過也正應了那句話,言多必失。伊能靜大姐終於成功把自己炒翻車了。

追其根本,不過是因爲她話太多,導致網友們對她粉轉路,黑料扒了一波又一波,連前夫都跳出來踩她,何其悲慘。

這些年伊能靜其實已經把自己洗白的差不多,立好媽媽人設,旺夫體質等等,可惜一句話讓所有的努力都功虧一簣。

最讓人無語的是,她竟然把梅豔芳拿出來舉例,先不說對逝者是否禮貌,自己有沒有資格評論,但就她說別人臨死前穿婚紗是遺憾沒有結婚生子這一件事,就足以惹衆怒。

要知道在中國,現在還有3800萬的女性寧願高貴的單身,也不卑微的戀愛。

身爲一名公衆人物,出道幾十年,竟不知謹言慎行這個道理。

在中國,有三千多萬剩女選擇不婚,堅持單身

今年3月上映一部紀錄片《剩女》震撼了很多人,不少人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真實的大齡剩女生活,她們在各自的領域出色並優秀着,卻仍然要面臨着家庭的催婚,不得不奔赴在相親的路上。

影片裏面不止有生長於北京的單身女博士,還有來自山東農村的女律師邱也,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邱也,她自身條件並不好,外形不算美女,家庭條件也不夠好,所以在她挑別人的時候更多的則是被挑選。

不過在她心裏有個很執着的念頭,對方要受過良好的教育,要尊重女性,比如可以允許她不生孩子。

其實當她說到這個的時候,採訪的人也有些驚訝,因爲她一直在羅列邱也的問題,年齡、家世、外形,她似乎不佔優勢,連生孩子都要抓緊時間。

可當邱也脫口而出不生孩子時,或許這與她堅持單身的原因又多了層關係。

在中國,其實有很多女生自願被剩下,她們堅持不婚,但並不代表不戀愛,不渴望愛情,她們更喜歡獨立,享受女性該有的權利,而不是被人們當作生育工具。

伊能靜說自己現在很幸福,言下之意是她有孩子有家庭,在完成了自身使命後再出來拼事業,她感到榮幸之至。

不可否認,她是一個很好的媽媽,會爲了孩子摔倒而自責的打自己的臉,即使跟前夫離婚也把兒子培養的很優秀。

可她不能代表中國所有女性的選擇,尤其三千多萬不婚女性。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可能不同,邱也的姐姐也說一個人再幸福也不可能有結婚生子後那麼幸福。可是,即便結婚生子再怎麼幸福,也不能去指責和推翻單身幸福的定義。

婚姻可以成爲人生的歸宿,但不一定是終點

伊能靜在提到梅豔芳臨終前在舞臺穿婚紗,就解讀成她很渴望婚姻,渴望生子。可那明明就是舞臺的藝術設計和創想。

婚姻對某些人而言,或許是人生的終極理想,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是這樣,可以通過婚姻獲得幸福。

在離婚率越來越高的今天,婚姻真的很難說服一個獨立女性輕易走入婚姻的殿堂。

因爲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太多人活在大清,對結婚後的女性指手畫腳,要求她們三從四德。婚姻讓人願意嚮往的原因,是有個人會與你攜手相伴,共同成長。

每當看到很多婚前獨立又自信的女人,結婚後整日爲孩子家庭操碎心,就真心想要感嘆,如果找的另一半不怎樣,千萬不要將就自己。

伊能靜也是經歷過婚姻失敗的人,不過與很多人不同的是,背叛婚姻的那個人是她自己,所以現在她來說服我們相信婚姻和愛情,可信度實在不高。

獨立又有錢的人生那麼爽,爲啥要往墳墓裏跳?

我不喜歡鼓吹女權,但我希望每個女性要獨立和有主見,不能因爲結婚就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人生。

所以在結婚之前,選個尊重女性的人很重要,遇到同頻的人也很重要。

結婚並非不好,也有很多人結婚後過得幸福又快樂,找到了新人生。這是幸運的,也是爲什麼有那麼多人要往墳墓裏跳的原因。

當然,在沒有遇到真正適合的人結婚之前,盡情享受單身,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也沒什麼不好的。

因爲每個結了婚生了孩子的女性都知道,婚後這樣的自由會有多難。

後記

看《乘風破浪的姐姐》其實最喜歡的是萬茜,努力又低調的姐姐,三十多歲的實力演員,如果能走到最後可謂實至名歸。

最重要的是,她無論說話做事都特別能考慮到別人,看到隊友被淘汰,連哭都要揹着哭,因爲覺得她們被淘汰情緒已經很壓抑了,如果還要反過來安慰自己會讓對方更難過。

所以,作爲一個乘風破浪的姐姐,難道不該擁有這樣的情商和智商纔對嗎?

願我們自己的三十幾歲,也可以像她一樣又努力又美麗,還能擁有過人的智慧和品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