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高加索地区的和平被密集的枪炮声打破,交战的一方是弱小的格鲁吉亚,另一方则是虎背熊腰的俄罗斯。这场战争的起因从表面上看来,是格鲁吉亚为压制国内裂痕,以闪电突击的方式占领了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俄罗斯试用教训格鲁吉亚的方式,向北约划定一条不可碰触的战略底线。

北约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性军事集团,从1949年4月诞生到1982年接纳西班牙,北约完成了三次东扩,其战略目标直指华沙条约组织,为的是在欧洲安全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当华约消失以后,北约东扩的步伐却没有停下来……

1.北约步步围攻,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空间被急剧压缩

苏联解体和华沙条约组织分崩离析后,新生的俄罗斯联邦采取了“向西看”的方针政策,试图以高于普通成员国的身份加入北约。1994年,俄罗斯与北约签署《伙伴关系框架文件》;1997年,两者成立协作理事会,此举意味着北约认可了俄罗斯在欧洲安全中具有特殊地位。而正是因为相互信任机制的建立,俄罗斯默许了北约的第四轮东扩。1999年3月,匈牙利、波兰、捷克三国加入北约。此轮东扩,北约一方面将原来华约组织的“桥头堡”收入了囊中,另一方面则兵不血刃地将势力范围向东推进了七百多公里,兵锋直指斯拉夫三国和波罗的海三国。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打算通过加入北约的方式,将美国策动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抗转化为欧洲国家之间的内部矛盾,以实现建立统一和谐的欧洲大家庭和集体安全体系的目标。鉴于此,北约一方面给予俄罗斯准成员国资格,让其参与反恐、维和等安全方面的决策,另一方面则趁机加速推动第五轮东扩。2004年3月,波罗的海三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七个国家加入北约。此轮东扩导致了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战略重镇圣彼得堡已失去了回旋空间;波罗的海、黑海、北冰洋等海上方向也无一畅通。

2.面对兵临城下的北约,俄罗斯唯有背水一战

最初,俄罗斯想通过与西方的和解换取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后来其又意图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以化解北约东扩的压力,但北约填补苏联解体后的权力真空和挤压俄国势力范围的初衷并没有改变,结果俄罗斯发现只要其向西方抛出橄榄枝,北约东扩的步伐就愈发急迫。在这种情况下,地缘势力范围急剧萎缩的俄罗斯,似乎只有背水一战了。

1调整战略思想,将稳定近邻、巩固与独联体国家的联盟关系作为主要应对措施。

在地缘政治中,俄罗斯将独联体国家视为自己“后院”,所以面对北约咄咄逼人的东扩,俄罗斯希望能强化独联体国家的一体化,从而排斥外来势力的进入。

2加强军力建设,提高遏制能力。

为了打造未来战力,俄罗斯一是发展战略力量,二是拓展常规打击能力。关于常规打击,俄罗斯提出了一个“非核遏制”概念,即在不动用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下,依靠常规武器达到预防和制止军事冲突的目的,此项措施旨在抵消西方的军事技术优势和吓阻北约的战略挺进。

3实施积极防御,利用西方国家之间的内部矛盾化解北约东扩压力。

北约诸国和俄罗斯虽然分属不同的阵营,但是他们之间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尤其是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供应着大半个欧洲,所以面对并非铁板一块的北约,俄罗斯绝对有操作的空间。比如捷克拒绝北约在其境内部署重武器,希腊亦公开表态愿意成为连接俄欧的桥梁……

3.强化惩戒力度,给北约划“红线”

除了上述措施以外,俄罗斯还强化了对邻近地区的惩戒能力。

从2003年开始,北约意图将格鲁吉亚融入其发展方向,但作为高加索地区的战略要冲,格鲁吉亚一直是俄罗斯南下的锁钥,所以当格鲁吉亚军队开启战端,占领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以后,俄罗斯决定进行武装干涉。

此次战争堪称现代版的闪电战,在梅德韦杰夫召开国家安全紧急会议以后的二十四小时内,俄军即完成了集结、越境、攻占茨欣瓦利、将格鲁吉亚军队逐出南奥塞梯等一系列行动。俄军的快速反应使这场战争仅仅持续了四天左右的时间就结束了,更使得欧美等国没有足够的时间达成统一立场。

格鲁吉亚轻信了北约的承诺,认为实力受损的俄罗斯不敢轻启战端,认为即使俄军干涉,美国也会出兵援助。然而美国虽然是北约东扩的主要推动者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坚定支持者,但其在许多国际问题上还需依赖俄罗斯的合作,而且高加索冲突并不涉及美国核心利益,所以美国是不会直接介入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的,基于这一点,格鲁吉亚得到的支援仅仅是北约对俄罗斯的警告和谴责。俄罗斯用武力在高加索地区建立了两个地缘安全屏障,用武力向北约划定了一条不可碰触的战略底线,而格鲁吉亚却失去了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控制权,成为了北约和俄罗斯斗法中最大的输家。

4.结语

总体来说,俄格战争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基于地缘政治矛盾而形成的一场小规模军事冲突,在这场冲突中,不断东扩的北约属于攻势的一方,进行反击的俄罗斯则属于守势的一方。北约东扩对美欧等国来说只是安全区域的外延,但是对俄罗斯来说却是地缘遗产的丧失和生死存亡的考验,所以俄罗斯在2008年对北约东扩作出了最强硬的反应,要求北约到此为止,不要得寸进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虽然北约东扩不会停止,虽然俄罗斯会经常向欧美亮剑,但俄罗斯和西方的能源互动会继续保持,安全对话也不会停歇,所以最可能的是双方在持续一段时间的紧张状态后,最终必将回归合作与谅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