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西安钟楼最近被安全防护网罩住了,这是每年都要进行的正常文物维护,不过这一次持续时间有点长,要到8月25日才结束,也就是从现在到今年暑假结束,这个旅游高峰期游客就看不到威武壮观的钟楼了,当然也不能登楼。

不要紧,老张拿出“压箱底”的钟楼照片供大家欣赏,拍摄水平有限,请多指教。这些照片的拍摄时间跨度大概三年,我每次到西安都是先到钟鼓楼打卡,每个方向都会拍几张照片,包括晚上,也会去拍夜景,这张是去年国庆节前拍的。

这张是三年前冬天的夜晚拍的,当时钟楼的灯光设施是安装在建筑本体上的,效果更加细腻,这次例行维护将拆除原来安装的照明设施,更好地保护国宝文物。

去年下半年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了保护全国范围内的重要文物,禁止在古建筑上安装照明设备,全国各级文物单位都执行了这一政策。因为我国大部分文物古迹都是以木结构为主,极易发生火灾,此前的案例也不少,发生意外文物无法恢复。

这是去年钟楼“熄灯”后重新亮起的效果,不能在文物主体上装灯,不过可以从外围远射照亮,只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就可以了,现在这种是泛光照明的点亮方式,颜色呈现金色,比以前更亮更美观了。

文物部门在钟楼四周的最高建筑顶部安装了射灯,远距离照亮钟楼。西安的其它珍贵文物古迹,鼓楼、城楼等也是采用相同的方法照明。

去年国庆前夕的钟楼,插满国旗,蓝天白云,鲜红的国旗,和这座国宝级文物很搭配哦!在西安遇上这样的天气还是很不容易的,当时是下了几天雨以后天气放晴,难得的好风景。

冬季白天的钟楼是这样的,看着更加“古朴”,西安是新一线城市,人口多,汽车保有量大,冬季的时候空气质量不是很高,钟楼有时候也是“若隐若现”的。

对比很明显,还是这样的看着舒服,钟楼顶部的绿色琉璃瓦和金宝顶很靓丽。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最初的位置在现在广济街口,和鼓楼相对,建成近两百年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整体搬迁到现在的位置。

搬迁的原因是当时的西安城中心东移了,这也是钟楼和鼓楼这对“兄弟”建筑相距了大约二百米的原因。我国的古建筑中一般钟、鼓楼都是相对而建,很少有像西安钟鼓楼这样,不对称,“斜着”建的,而且还离了那么远。

不过在明代的时候,工匠就能把钟楼整体完整迁移,也显示了古人建筑技艺的精湛和高超的智慧。西安钟楼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国宝级别。

钟楼的建筑形式是,平面为正方形,下部方型基座为砖石结构,基座高8.6米,边长35.5米,最下边是规整的巨石,上面是明代青砖,基座上面为重楼三层楼阁,四角攒顶,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

金顶原来是铜皮包裹,现在是用真金薄,屋檐上覆盖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古代钟楼上的钟最著名的是“景云钟”,铸造于唐睿宗时期,当然不能让人随便敲了,现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明代的钟保存在小雁塔下的荐福寺,即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图文原创,严禁抄袭搬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