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目前的四种五代战机,苏57素以毁誉参半著称,尽管相对于中美同类武器该机的隐形能力和机电水平明显处于下风,但该机也标志俄罗斯填补了一个重要领域的空白。因此,俄罗斯一直没有放弃不断将更好更新的武器技术植入该机,以便最大限度发掘其潜能并使其成为俄空天军头号利器。

第一架量产版苏57的事故让该机的缺陷暴露出来

据俄罗斯VPK网站报道,俄罗斯某国营公司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高层已经为完成3500多次飞行测试的苏57专门研发了一系列新型机载武器,部分已完成测试但也有另一部分还在研发中。从目前的进度表来看,2019年有关第五代先进远程空空导弹R37M将可能是苏57换装的第一种新型武器,R37M是一种超音速远程导弹,其最大速度为6马赫,最大射程可超过300千米,几乎超过了中国霹雳15的水平。该导弹的母型号是冷战末期苏联研发的R37空空导弹,而R37M不但重量减少了100公斤,而且长度也从4.2米降低至4米。此外该导弹的导引头有了很大改进,很可能和S400系统的40N6/40N6E相通。R37M首次公布于2018年,但按照当时的标准看苏57只能通过挂载方式携带,这无疑会大大破坏其本就堪忧的隐形能力,但根据目前的报道,俄方宣称苏57堪忧经过下排尾翼的可折收改进来使R37M堪忧进入机身下弹仓。按照要求,R37M专门用于远距离猎杀对方的预警机和加油机,这体现了俄军对苏57远程空中杀手的定位。

R37E空空导弹专门用于猎杀对方预警机和加油机

如果说R37M远程空空导弹的植入标志着苏57自身攻击力的提升,那么俄方一次特殊的演习就说明苏57将在未来的俄军战斗机部队中充当空中旗舰的职位。据塔斯社本月28日援引两名俄国防部专业消息人士的报道,一架苏57通过自身实时信息交换系统成功指挥调动了一群苏35战机,但俄方并未透露参演苏35的数量以及演习地点,但从初步信息可以了解到实时信息交换能够大幅提升整体作战效率,而就在此前苏57还曾和S70无人机在演习中完成了协同信息交互测试,证明其人工智能和态势感知能力足以让俄军满意。这种实时信息交换测试的原理是每架战斗机的信息控制系统自动处理自身传感器或其他战机传感器的数据,完成了第一时间信息全方位互动,这有利于在空战和对地/海攻击中绝对协调一致。早在2007年美国本土的红旗军演中,美军的F22战机就曾依靠该能力成功协调了友军的F15C战机,使其模拟实弹射击的命中率骤增。俄军事专家穆拉霍夫斯基表示,这种能力对俄空军乃至海陆空天力量都至关重要,因为它让所有作战单位第一时间接受到一线战区的苏57传来的信息,其整体感知判断能力都可以大幅提升。而目前中美两国都开始着手利用各自的五代机完成这一项目,所以苏57的这次测试有着非凡的意义。但由于不同军种的数据格式代码都存在不同,所以中美俄短期内彻底完成此类海陆空天一体化信息实时交互也是很难的。

俄方希望苏57能成为苏35的空中旗舰

但对研发费用仅有几十亿美元支撑的苏57来说,两个亮点还无法抵消其自身严重的隐患。2019年底第一架量产型苏57在10公里高度进行高空机动测试时突然因故障失控,飞行员无法挽回局面最终只得跳伞。而首架量产型苏57的坠毁也让其服役蒙上了阴影,同时俄高层自此开始不断调查其坠毁因素。俄高层代表布托夫斯基的报告显示,坠毁原因主要和该机尾翼驱动有关,且该机事发时飞行控制系统的处理芯片也爆发了问题。苏57战机的垂直尾翼倾角为27度,设计方为了取得更大控制效率采用全动尾翼设计,此类设计甚至早过了不久后试飞的歼20!按照俄方公布信息看,坠毁的苏57尾翼驱动调整错误,即舵面在极限位置卡死,是几十年来几乎绝无仅有的案例。从苏57的11架原型机来看,从未有过此类问题,而首架原型机就出现这种问题,很可能是制造厂和工人的态度和能力问题所致,如果是这样,那么谁也不敢保证该机量产后实际的可靠性。苏霍伊设计局在冷战结束后一直没有从本质上脱离苏27系列的布局,在新型飞控系统设计制造能力方面几乎是空白。反观中国早在20年前歼10A的定型设计上就积累了大量此类经验,所以到了设计歼20时完全轻车熟路。所以芯片问题上,苏57的设计团队难辞其咎。正常情况下现代战斗机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都采用多余度电传操纵系统,一般为3余度,一般来说只要任何一个控制线路的芯片出现异常,都应当及时监测到其信号兵立刻以紧急措施将其屏蔽,以避免其错误信号传出,这也是多余度的基础。而苏57的设计团队却在这种简单问题面前出现低级错误,可见苏联解体后苏霍伊设计局遭到了何等损失,以至于很多项目从世界领先到明显落后。

如果先天问题没有彻底根治,苏57未来前景必然堪忧

俄式战机几十年来都以出色的机动性著称,而苏57更是强调进入近战后依靠这项优势击败F35甚至F22,所以量产机试飞时飞行员认为该机有很多先进的飞控自动模式,而且该机由的气动布局又很利于螺旋机动,所以飞机从高空开始螺旋向下飞行。但没多久后飞行员从自动模式切换手动模式时却宣告失败,此时尾翼也卡死了,以至于从螺旋无法改平飞,看着飞机不断高速下坠,飞行员最终也只能跳伞逃生。而纵观苏57项目本身,少得可怜的研发制造启动经费外加多年来基础设备(例如超级计算机)的缺失和落后,以及现实研发能力和制造工艺的不尽如人意,本就会让该机蒙上先天不足的阴影。从这一点来看,俄军对其植入R37M导弹以及实时信息交互系统,都显得无补于大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