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开挂的印度/周五更新/杨清筠(撰文)|


书接上文:1962年那场中印边界之战(三)
最近中印边境又起争端,近期的冲突与1962年的边界之战相比,依然有不少相似之处。中印边界之争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彻底解决的小问题,只要中印在国际地位与国际角色上存在竞争,以边境问题为冲突点的博弈就不可能完全结束。虽然在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方面,中国的确明显强于印度,但这并不代表印度就真的是随手可以锤爆的逆邻,中印关系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棘手,可以说,处理对印关系并不比处理对美关系轻松,国际关系中的印度,恰如一辆其本土特产的摩托车,看似结构简单输出有限,但不走进了、观察了、谨慎对待了,你永远不知道上面能卸下来什么。
所以,面对1962年中印边界之战结束后的操作,我们就不得不用这种"审视摩托车"法来进行。故事还要接着上次的内容进行(有读者老爷表示前情回顾太长,因此这次我们就回顾从简,新来的小伙伴请移步文末链接自取前几期内容),上回讲到,中国一反原先退让的姿态,对印度进行了反击,尼赫鲁虽然一面调军应对,一面向英美求援,但印军依然遭遇了比较严重的溃败,就在中方势如破竹之际,北京突然令军队停战,并宣布自12月1日起,中国军队将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两国实际控制线之后20公里。这一决策不仅令世界、甚至令印度都大跌眼镜,这场前后不到一个月的短战竟以胜利者主动后撤为结局,实在有违战争常态。中国至今仍有不少人对后撤决策颇有微词难以理解,更有极端者认为62年应当乘胜追击吞并印度全境,以免后顾之忧,这种想法虽然解气,但是也只能口嗨一时爽解解气,国际局势远比我们看到的寥寥文字描述要复杂得多。至后冷战时期,中外学术界大都认为中国停战后撤是当时情况下的最优选择,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中国在62年对印全胜后,主动停战后撤20公里的考量。

中印之战图片


中印彼此定位的差别
1962年,中国局势尚不稳定,虽然当年的"威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东南仍然要随时警惕台湾反攻大陆。面对国际,中国的外交局面更是如履薄冰,且不说与美苏两个庞然大物分别交恶,就连不少第三世界国家也都将中国作为敌视对象,一些国家在美国的影响下,皆对国民党抱有更大的同情,这一点在万隆会议就可以看出。而印度是新中国成立后争取到的为数不多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友军",作为同被列强国家进行殖民压迫过的受害者,起初中印彼此是具有一种"同病相怜"的默契的,一直到今天,印度依然被中国当作"可以团结"的对象,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无论是与中国边境冲突频发的印度、还是60年代不断挑事的尼赫鲁,都还拥有比较正面的形象,对于国大党领导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努力,中国也始终给予肯定评价。按照毛泽东的理念,印度毫无疑问是可以争取的朋友,这一点必须是清醒的,不能因为一时的意气,而将能够团结的力量拱手推到敌人的阵营中去。哪怕"朋友之间有分歧",甚至动了手,那也要点到为止,及时收手。所以与印度的争端绝不能说是爆锤,而是敲打,因为"打"不是目的,目的是用"打"来换取冷静与和平,只要对方感到疼了,缩回去了,目的就达到了。
毛泽东与尼赫鲁
可是尼赫鲁看待中国的方式却完全不同,他是一个接受西方教育、深受西化理念影响的领导人,而英国的自负与霸权主义也被独立后的印度完美继承下来,尼赫鲁最为擅长的就是口称国际惯例及国际舆论,这一点恰恰是外交四面楚歌的中国最为缺少的,得此优势的尼赫鲁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用国际舆论向中国施压的机会,也正是基于这种自信,他才坚信中国不会对印使用暴力。而62年的一战虽然让尼赫鲁颜面尽失,却并没有让印度完全丧失底牌,因为在此之前尼赫鲁就一直在国际上以"中国侵略论"卖惨,中方得胜正好让侵略论实锤,印度背后至少还有英美国家的支持,第三世界国家有不少都与印度交好,尼赫鲁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不结盟运动中也一直以领袖自诩,就连社会主义苏联也一度为印度站台,就凭这几点,印度就不可能在与中国对战的过程中孤立无援,而连联合国合法席位都没有恢复的中国,才是真正的光棍司令。尼赫鲁的自信并不无道理,彼时印度依靠语言优势在英美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援引"国际法"、"国际惯例"来论证中国在中印边界的狼子野心,收获了大量支持和同情。在尼赫鲁看来,中国是故意且实实在在地威胁印度到了在亚洲、乃至整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而求诸英美等大国才更为靠谱,除非中国彻底接受印度关于领土争端的主张,否则朋友是不太可能做得那么顺利的。

停战与后撤20公里
这就像是一个明明关系不错的队友,在你全神贯注御敌之时突然开始在你背后猛扒你裤子,非说你的内裤穿的是他的,你无奈之下只能先一脚把他踹远,但并不打算置他于死地。
中国死都不想和印度交战,当战争不得不发生之后,中国也坚持点到为止。这种主动选择撤军的行为,与卑微认怂、而割地的丧权辱国之举完全相反,不少人不能理解作为一个战胜方,停战也就罢了,还后撤20公里又是什么操作?实际上,正是这20公里体现了中国在此次边境争端中处理的高明之处,普通人抱怨不已也实属正常。国际关系远比眼前看到的错综复杂,决策者若只停留在眼前的利益上纠缠,势必会在未来满盘皆输。
中印之战图片
战争不是单纯的聚众斗殴,而是政治博弈的产物。中国反击印度的目的是让对方知难而停止骚动,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就没有必要逞一时之快,成"二逼青年、勇往直前"之势。毕竟印度手中的王牌并不是自身的摩托车军队,而是最让中国感到棘手的国际压力,一旦中国军队反击力度稍有过度,便会坐实了印度长期鼓吹的"中国侵略"论,给本就不怀好意的英美顺利递刀,让中国一直想要争取的第三世界国家误解更深,而就算中方能靠持续输出占据争议性地带,一旦英美军事介入,中国军队照样得撤回来。
20公里后撤的损失与换得的政治外交成果相比要小得多。说实话20公里在军事行动中真的不算什么,但是不仅为中印边界制造了一个重要的缓冲带(印度虽然嘴上仍逼逼赖赖,但是最终也进行了后撤),还为中国在步履维艰的外交之路上创造了一个极为宝贵的主动权。"主动后撤"与"恶意侵略"显然是相反的,中国主动停战又主动后撤,就相当于将印度长期以来的口头禅"中国侵略"打脸,这无疑为中国争取到了在政治上的主动,让不少国家对中国印象改观,还给伺机而动的英美上了一道口罩,用印度最擅长的占据道德制高点法反制印度,可谓走敌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这远比20公里意义更大。
除了政治意义,后撤还有实际原因。西藏作战条件异常艰苦,虽然中国军队已在后勤补给方面做了不少准备,但也不能完全保证后勤万无一失,当时已是秋末入冬时节,西藏很快就要面临急剧降温降雪的严酷挑战,那里的20公里可不是高速上几脚油门轻轻松松的20公里,12月的西藏哪怕移动1公里都是困难重重,如此恶劣的条件中,驻守战士又何尝不是血肉之躯?硬要付出数十倍的代价去坚持对峙,也得不偿失,因此后撤还可缓解军队实际压力。
喜马拉雅山俯视图

学术观点的更新
中国最初的克制和战后主动后撤的行为,让不少学者对中印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五六十年代,国际学术界基本上一边倒支持印度,认为中国是一个背信弃义、率先挑事的侵略国家,而在中印战争之后,中国的表现引起了人们对主流观点的质疑,以英国学者马克斯韦尔为代表的一批修正学派研究者,在仔细考察事件始末后,发表了驳斥传统派的论文,认为制造事端的并不是中国,而是一直以受害者自居的印度,中国初期的谈判要求及后期的停战后撤,都是非侵略的佐证。而印度却过于自负而逐渐失控,中国的适当反击也在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中国的反击与后撤也给了世界、特别是美国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在主权与领土问题上,中国的态度是强硬的。西藏如此,那么台湾一定也如此,这让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如果台湾方面举动过分,中国军队定会有所反应。
直到今天,中国对印度的态度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中国的确不想与印度开战,"激光打印""快速打印"只能停留于我们口头上一时嗨,若中印一战实在不可避免,对中国也绝对不是一件值得欢庆和自负的事,而获利渔翁是何人不言而喻。当然,若印度依旧故我,也只能后果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