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陷入輿論風口的低速電動車品牌微佳汽車再度刷屏。此前微佳汽車就因品牌LOGO酷似倒立的蔚來標誌而引發熱議,但此次微佳汽車不但沒有"知錯就改",反而再度碰瓷長城高端品牌WEY的車標,大膽程度令人唏噓。

根據微佳汽車自己的介紹,其母公司爲山東豐雲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目前微佳汽車旗下有3款產品,自稱擁有4條流水線,具備了年產10萬輛電動汽車的生產能力,但全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則表示,"低速電動車安全性備受爭議,且近年來政策監管趨嚴格、市場份額不斷縮減"。

近期,伴隨着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收緊以及消費者觀念的轉變,此前大熱的低速電動車品牌紛紛裁員甚至破產。江蘇敏安電動車、吉利支持的知豆電動車被迫重整,至於沒有大佬支持的微佳汽車,想要在已經血流成河的新能源市場站穩腳跟,效仿鳳姐刷下限自然成了博眼球的利器。

微佳汽車在公告中也識趣的表示,其主營業務爲低速電動車,最高車速不得超過40公里/小時,與此前碰瓷的蔚來汽車根本不存在任何競爭關係,且其產品售價大多在1萬左右,也不會對蔚來產品造成聲譽上的影響。

但或許是被捶的不夠厲害,在被網友扒出碰瓷蔚來後,微佳汽車轉而就將標誌設計得與WEY差不多。WEY是長城汽車旗下的自主高端品牌,作爲長城向中高端市場衝擊的一大品牌,WEY寄予了長城自主崛起的厚望。或許是看到WEY良好的發展勢頭,也或許是"拿來主義"的觀念作祟,微佳汽車對WEY車標稍作改動就將其作爲自己的新LOGO。

或許,在被長城WEY聲討後,微佳汽車又會表示自己的產品與WEY產品不存在重疊來躲過輿論的攻擊,但對於一家致力於提供新能源產品的車企來說,碰瓷營銷實在是沒有技術含量。

目前,工信部、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中明確表示,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組織開展低速電動車生產銷售企業清理整頓工作,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加強與規範低速電動車生產管理。受該政策影響,雷丁汽車、御捷通過收購獲得造車資質,但這些品牌轉型並不順利,甚至瀕臨破產邊緣,其餘品牌的遭遇微佳汽車想必也看在心裏。

雖然微佳汽車自稱歷時50天打造了三大平臺,並已經形成了"V+S+T"爲主的產品序列,如V6、V8和T1系列,但在售價上無法與五菱宏光MINI EV相抗衡,同時產品質量更是與五菱相差一大截。

在五菱的一份內部紀要中表示,當前宏光MINI系列訂單突破16000臺,爲確保用戶第一時間提車,五菱要求青島生產線由1班/天增加至2班/天,柳州寶駿基地新增開1條日產200臺的生產線,目標月產兩萬臺。

或許對於微佳汽車來說,想要火可能是爲了學習五菱在社交媒體上的強大引流能力,但微佳汽車既沒有五菱的研發實力,也沒有五菱那麼強大的用戶黏性,靠博眼球一時取得大衆關注卻製造低劣產品,現在可沒有消費者會再次買單了。紮紮實實做好新車型的研發導入而不是肆意碰瓷大廠,這纔是微佳汽車唯一的出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