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PO雷達| 淨利潤暴增11倍,史上盈利能力最強新股來襲,大客戶華爲突擊入股

記者 曹立

國內最大的陶瓷濾波器廠商燦勤科技打算科創板上市。

隨着5G建設加速,華爲開始大量採購陶瓷濾波器,燦勤科技的業績在2019年出現爆發,淨利潤暴增11倍,淨資產收益率也達到了驚人的137%。

這家公司如果IPO成功,將成爲A股歷史上盈利能力最強的新股。

隱形冠軍

在披露招股材料以前,燦勤科技幾乎不爲大衆所知。

燦勤科技最主要的一款產品是介質波導濾波器,可應用於5G宏基站。

在通信基站中,濾波器是關鍵一環。射頻通信系統在收發過程中都需要濾波器發揮濾波功能,用來消除接收和發射通道的干擾和雜波,使有用信號儘可能無衰減地通過,對無用信號儘可能地衰減,從而實現準確選頻。

在3G/4G時代,傳統金屬腔體濾波器憑藉成熟工藝和較低成本,成爲主流技術方案。但5G基站 Massive MIMO技術和有源天線技術的應用,使基站對零部件的集成度要求變高,傳統金屬腔體濾波器由於體積大、重量重,其整體的體積和重量將對安裝調試帶來重大不便。

陶瓷材料作爲介質的濾波器應運而生,這也是燦勤科技的主要產品。根據民生證券研究報告,同等規格要求下,介質波導濾波器的體積可以縮小到傳統金屬腔體濾波器的25%,重量也會大幅減輕。同時,在技術指標、成本等方面,陶瓷介質濾波器也有顯著優勢。

根據華泰證券研究報告,四大通信設備廠商中,華爲主要使用陶瓷介質濾波器,中興通訊愛立信採用小型金屬腔體濾波器與陶瓷介質濾波器相結合的方式,諾基亞主要使用小型金屬腔體濾波器 。

從收入情況看,2019年燦勤科技營收14億元,其中介質波導濾波器即陶瓷介質濾波器收入爲12.8億元,佔比爲91%,收入規模是2018年的10倍,其他產品包括低互調無源組件、天線和諧振器。

招股書顯示,2018 年,燦勤科技成爲全球首家量產5G介質波導濾波器的生產廠商,這一先發優勢使得公司成爲國內最大陶瓷介質濾波器企業,且規模遠大於同行。

大客戶華爲低價入股

值得注意的是,燦勤科技爆發式增長離不開大客戶華爲的加持。2019年,公司對華爲銷售達到12.8億元,佔營業收入的91.34%,形成大客戶依賴。

對於華爲的大規模採購,燦勤科技也懂得“投桃報李”。

2020年4月29日,華爲旗下的哈勃投資以人民幣1.1億元受讓燦勤科技控股股東持有的1375萬股股份,每股8元,佔4.58%的股份,燦勤科技對應的估值爲24億元。

燦勤科技2019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7.2億元,相當於華爲此次入股的市盈率爲3.3倍,這一價格甚至低於員工激勵的價格。2019年12月,燦勤科技做了第二次股權激勵,46名員工認購的價格爲10元/股。

按市場對5G公司的熱度,燦勤科技上市後,市盈率保守估計也將在40倍以上,結合公司自身的成長性,華爲這一筆投資至少賺10倍。

一大波競爭者即將到達戰場

不過,對於燦勤科技,投資者仍該留有一絲冷靜。

在招股書中,燦勤科技提示了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隨着同行業競爭對手大量進入 5G 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並在產品研發和製造領域逐步積累經驗,市場競爭會因此加劇,從而導致產品價格下降和公司市場份額下降,進而影響到公司的盈利能力。”

這段話恐怕並非套話,而是實實在在的風險。

2019年,燦勤科技毛利率高達67.73%,淨利率接近50%,堪比貴州茅臺(600519.SH),而淨資產收益率爲137%,超過A股所有上市公司。

這樣的暴利,會引來多少競爭對手呢?

目前拿到華爲陶瓷介質濾波器訂單的公司有燦勤科技和艾福電子,國內其他生產陶瓷介質濾波器的公司還有廣東國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大富科技(300134.SZ)、武漢凡谷(002194.SZ)等。

除此之外,順絡電子(002138.SZ)、瑞聲科技(02018.HK)、三環集團(300408.SZ)等行業巨頭也有意入局,屆時,國內陶瓷介質濾波器行業將迎來更爲激烈的競爭。

除了競爭者加入,介質波導濾波器自身由於技術發展降價幅度也十分驚人。從產品單價看,燦勤科技濾波器的平均單價從2017年的191.66元降至2019年的44.71元,降幅高達77%。後續隨着競爭加劇,該產品仍存在較大降價空間,以量補價到時可能是燦勤科技唯一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