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水並命名一年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羽黑”號(DDG-180)導彈驅逐艦終於開始進行試航了。對於日本海上自衛隊來說,這算是個里程碑式的事件——“羽黑”號服役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長達30年的“宙斯盾”驅逐艦建造計劃將畫上一個句號,四支護衛羣將分別獲得兩艘“宙斯盾”驅逐艦,這意味着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隊防空體系升級總算完成。然而,幾天前日本政府取消“陸基宙斯盾”反導攔截系統部署的計劃,卻讓日本海自看着即將服役的驅逐艦笑不出來——這艘被日本海上自衛隊寄予厚望的新型戰艦,可能因“計劃趕不上變化”而難以實現日本海自預期的目標。

圖注:日本海自的“羽黑”號(DDG-180)導彈驅逐艦

按照原定計劃,日本防衛省打算把“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在位於山口縣萩市的陸上自衛隊睦美演習場和位於秋田縣秋田市的陸上自衛隊新屋演習場。這兩個部署地點的選取非常有意思,從“陸基宙斯盾”系統所採用的“標準”-3 Block IB攔截彈的射程範圍來看,該彈最大射程約500千米,而萩市距離東京約787千米、秋田市距離東京約448千米,因此即便是部署在新屋演習場,也很難實現對東京上空進行有效的反導防禦。而如果按照日本防衛省在“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原因解釋中的針對半島北方的彈道導彈威脅的說法,萩市緯度太低、秋田市又距離半島太遠,這兩個部署地點又難以形成對半島北方的高效嚴密監控。不考慮任何其他因素僅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政府取消“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倒也確實有潛在效果不夠理想的可能。

圖注:日本愛宕級驅逐艦發射“標準”-3 Block IB攔截彈瞬間

但相比於“陸基宙斯盾”,“宙斯盾”驅逐艦在反導方面的優勢就比較明顯了。與固定部署的“陸基宙斯盾”系統不同,“宙斯盾”驅逐艦可以在海上機動部署,一旦需要進行反導監測可以將“宙斯盾”驅逐艦部署到儘量距離發射地點儘量易於監測和攔截的位置上,並且能夠調配多艘“宙斯盾”驅逐艦組成編隊、確保監測範圍儘量不留下死角。因此,以“宙斯盾”驅逐艦填補“陸基宙斯盾”取消部署造成的空白,對日本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然而一旦日本防衛省將反導任務賦予日本海自的“宙斯盾”驅逐艦,就不免會讓“宙斯盾”驅逐艦陷入兩難境地:究竟是該將“宙斯盾”驅逐艦視爲移動的反導作戰平臺,還是將其視爲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艦船?

圖注:“標準”-3 Block IIA發射升空場景

從任務分工上來說,“陸基宙斯盾”和“宙斯盾”驅逐艦本來不應該產生衝突。相反,日本部署“陸基宙斯盾”的目的之一,就是將“宙斯盾”驅逐艦從反導攔截任務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夠更多地履行在海上自衛隊中的預定任務。如果要找出“陸基宙斯盾”對於“宙斯盾”驅逐艦的干擾因素,可能在於“陸基宙斯盾”系統如果建成並投入使用則可能需要從“宙斯盾”驅逐艦上調配部分熟悉系統的人員以加速戰鬥力的形成。但人員的再培訓總比建造新的驅逐艦省時省力得多,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驅逐艦在“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後,更主要的方面仍然是任務能力的解放,這對於日本海上自衛隊來說相當重要。因此可以認爲,“陸基宙斯盾”系統取消部署,讓日本海自喫了個啞巴虧。

圖注:圖注:“標準”-3 Block IIA攔截彈

“陸基宙斯盾”部署計劃的取消,甚至將影響到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發展方向。關於日本是否在發展航空母艦,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日本計劃將兩艘“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改裝爲可起降STOVL戰機的輕型航母的說法,甚至日本國會也曾就此事進行過研討。儘管從日本的船舶實際建造能力、實際需求以及艦載機獲取等問題來看改裝“出雲”級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但倘若日本確實要建造和使用航空母艦,組建航母戰鬥羣就成爲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以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的裝備情況來看,無論是作爲護航艦船的防空驅逐艦、通用驅逐艦還是作爲後勤保障艦船的補給艦以及大型潛艇都已經齊備,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圖注:日本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

然而,如果“宙斯盾”驅逐艦被反導任務拖住,毫無疑問這種設想中的日式航母戰鬥羣就難以成形,日本海自走向遠洋也就成爲了一個難以觸及的目標。這樣一來,日本海上自衛隊未來的前途命運就被打上了一個問號——究竟是應該繼續堅持發展遠洋型作戰力量,還是該將精力集中於近海?毫無疑問,“陸基宙斯盾”對“宙斯盾”驅逐艦的影響當然不會成爲日本海自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但因反導任務出現空白而導致“宙斯盾”驅逐艦被束縛於計劃之外的任務領域,不僅僅是將“宙斯盾”驅逐艦拴在了日本近海,而且還將讓寄希望於走向遠洋的日本海自缺乏遠程防空力量。這個問題甚至沒法通過新建“宙斯盾”驅逐艦來解決——先不提日本海自有沒有增加“宙斯盾”驅逐艦數量的打算、以及建造計劃是否能在國會通過,僅從反導任務自身的特性來看,新建“宙斯盾”驅逐艦也難免繼續淪爲海上反導平臺的命運。

圖注:陸基宙斯盾一角

因此,日本取消“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計劃,雖然表面上來看是避免增加開支的明智選擇,實則嚴重破壞了日本海自的發展和活動空間,甚至可以說堵死了日本海自發展爲遠洋型作戰力量的道路。即便日本在這一方面的需求確實並不顯著、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相關計劃,但“陸基宙斯盾”系統取消部署引發的後效,也足以影響到日本海自的未來規劃。“羽黑”號雖然從各方面來說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卻也難免因任務限制而無法完全發揮作戰潛力。或許,生在日本這個安全形勢和安全政策都極其彆扭的國家,本身就是“羽黑”號的不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