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万花齐放的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记,正剧史上曾出现过一部难以逾越的权谋剧开山之作《雍正王朝》。

它以扣人心弦的剧情,非常写实的拍摄手法,再现雍正和康熙、大臣、皇子之间的权谋故事,每一集都叫人过目难忘、拍案叫好。

赢得很好的收视率和口碑不说,这部剧也包揽了当年几乎所有的电视剧奖项,让女导演胡玫名声大噪,也让演员唐国强获得了更多关注,自此成为“皇帝专业户”。

《雍正王朝》何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并能在电视剧的长河里被奉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呢?这还得从它的幕后故事说起。

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在91年出版后,立刻获得极大关注,无论是书店还是书摊,人们纷纷寻购此书,在最高峰时,有人甚至出价3000元求购此书。

这个时候,32岁的刘心武靠他开立的电子公司,刚刚累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出于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出于对当下影视剧的不满,刘心武决定自己来拍电视剧。很快,他成立了北京同道文化有限公司。

进军影视行业后,刘心武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改编并拍摄二月河的《雍正王朝》,选择《雍正王朝》的原因,一是因为它正在风口,二是刘心武本人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因雍正的勤政和霸王之气受到很大触动。

买下电视改编权之后,刘心武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电视剧先河,摒弃戏说与传奇,走历史正剧风,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王朝,再现一个更加真实的雍正。

然而这种想法难倒不少作家和编剧,因为这项改编任务,需要对历史有相当的了解,且要对历史题材写作有很高的熟练度,当前的创作者当中,鲜有这样的人物。

一筹莫展之时,有人给刘心武推荐了国家一级戏曲编剧刘和平。

刘和平在看完《雍正王朝》后,对改编这项作品也有着莫大的兴趣。但无奈刘和平当时恰遇亲人离世,自己身体又是亮红灯。为了完成改编,刘和平卧床口述剧本,两打字员同期打字记录。

为创作此剧本,刘和平拖着病躯鞠躬尽瘁,每天保持着一万八千字的输出,并对文稿修改数遍。两年七个月的操劳之后,剧本才得以完工。巧合的是,这天正好是雍正皇帝逝世262周年纪念日。

女导演胡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和导演张艺谋、陈凯歌是同级同学。相对这两位同学的成就和知名度,胡玫不见经传,之前一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品,只能靠拍广告片、商业剧糊口。

在同其他10位导演一起被列为《雍正王朝》导演人选的时候,胡玫补完了《雍正王朝》原著,并为之深深“中毒”,她认为自己能理解书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和每一种情感,便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刘心武:“我完全读懂了书里写的是什么。即便不是我拍,你也要找一个好的导演来拍,别把这个作品给毁了。”

胡玫的热忱自信,还有她的那份”懂得”,被刘心武看在心里。最终,胡玫成为《雍正王朝》的导演。

一开始,胡玫也被人质疑,因为,人们普遍有一个偏见:女性拍不好历史剧。

可胡玫在拍摄这部剧的时候,却拿出了十二分的干劲:每当刘和平写完一集剧本,胡玫就会立刻写出对应的台本。

在这部剧的风格上,胡玫也给出了走向,一是要节奏快,二是有家国情怀,三是有君王的悲凉和孤独。

《雍正王朝》的拍摄周期为1年多,这吓跑了剧组一半以上的演员。好不容易才答应下来出演雍正的张丰毅,则在《雍正王朝》开拍一小时前变卦,他改变主意,准备去参演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

主角跑了这件事,让剧组有群龙无首般的慌张。胡玫把脑子里之前考虑的演员又过了一遍,想到了才成功演绎诸葛亮的唐国强,但剧组不同意胡玫的想法,认为温润如玉的唐国强儒雅有余,霸气不足。

但唐国强却对雍正这个角色心痒痒。为证明自己适合演绎雍正,唐国强翻阅了大量清史著作,同时学着临摹雍正的书法,他的执着打动了胡玫,胡玫答应让他定妆饰演雍正试一试。早有准备的唐国强,在剧场用一口气念出的千字台词让所有人折服。最终也为他赢来饰演雍正的机会。

为了演好雍正,唐国强完全沉浸在这个角色当中,时常在剧外也用清朝白话与人对谈,还在大观园走来走去背台词。演晚年雍正时,为了让自己的外形更接近老年雍正,唐国强甚至节食了一段时间。

在其他角色的选角上,剧组也颇费心思,为说服话剧老演员焦晃演康熙,刘心武和胡玫亲自登门拜访,却被当场拒绝,两人只好硬把剧本塞给了焦老先生,最后,也是这出色的剧本成功了打动了焦晃,让他愿意参演。

焦晃在演绎康熙时,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常常提前一天背下台词,并在剧本上画上走位图,严肃认真地揣摩人物感情与人物关系,让观众感觉他就是康熙附体。

因此,《雍正王朝》的一鸣惊人、经典不衰,绝不是一个偶尔,它凝聚的是一群人的匠心。

正是优良的原著,敬业的剧本,有观点的导演,用心的演员,才让《雍正王朝》具有着史诗般的厚度和光芒,也带给人久久的震撼。

作者:肖大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