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个别公交站名让人摸不着头脑 公交集团:已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单位早已搬走,公交站名却一直没变;站名里的路口,离站牌还有半站地远;同一个站点,却有两个不同的名称……记者近日走访时发现,北京的个别公交站名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现象一:公交站名跟不上变化

朝阳公园路上,一处公交站被命名为“枣营路北口”。在这座公交站停靠的有419路、421路、682路等线路。记者注意到,这座公交站距离蓝色港湾购物中心仅有约50米的距离,许多消费者搭乘公交前往时,都选择在这个车站上下车。

个别公交站名让人摸不着头脑 公交集团:将动态调整

不过打开地图,虽然公交站周边有枣营北里小区、80中枣营分校和地铁枣营站等以“枣营”命名的居住区和单位。但是却并没有一条名为“枣营路”的道路。枣营路是哪儿?一位正在等车的居民告诉记者:“就是这条路,这条朝阳公园路以前也叫枣营路。”

通过北京市自然资源委主办的北京地名网查询,蓝色港湾门前的这条路,成路于1961年,因穿过原枣子营村,曾名枣营路。1990年,朝阳区撤销了枣营路地名,2005年,这条路由北京市规划委朝阳分局审批命名为“朝阳公园路”。尽管道路有了新名字,但在这15年的时间里,这座公交站用的还是老路名。

公交站名跟不上变化的情况,不光出现在路名变更上。有的公交站名使用的是单位名称,可如今单位搬走了,站名却一直没变。一位市民向记者反映,地铁十里堡站出来往北走,有两座公交站分别叫做“农民日报社”和“农民日报社北”的公交站,不过,这两座站名中提到的农民日报社如今已经搬走。“农民日报社的机关早就搬走多少年了,现在只剩印刷厂和家属院没有搬走,车站还叫农民日报社,会不会导致有人因此走错路?”

个别公交站名让人摸不着头脑 公交集团:将动态调整

现象二:车站与地名差得太远了

记者探访时还发现,有的公交站使用了路名做站名,但车站与真正的道路之间却差出好几个路口。

在朝阳区霄云路网信大厦门口,一座公交站被命名为“麦子店西街”,停靠405路、604路等公交车。不过,真正的麦子店西街却并不在车站附近,而是在2公里外的亮马桥以南。从这里下车前往麦子店西街,普通成年人需要步行近半个小时。相反,如果搭乘405路前往麦子店西街,乘客在两站之外的“燕莎桥南”下车,反而只需走约30米就可以到达。

“这个‘路口南’实在太靠南了”。宽街路口南是2路的终点站,许多前往北京中医医院看病的老年朋友经常在这里上下车,不过这座公交站距离站名里的“宽街路口”,足足有400多米远,距离同方向、同站名的104路、108路站台,也有着310米的距离。“看病的老人走路都不太方便,下了车还要呼哧带喘地走小半站地。我们就希望能把这个站的位置再调一调,离医院大门和路口再近些。”一位乘客说。

现象三:一个公交站冒出俩站名

在通州、顺义、昌平等地,市民除了可以搭乘到北京公交集团开通的市郊线路之外,还可以选择地区内企业经营的区域公交线路。不过,这些区域的许多公交站却存在着“一站多名”的现象。

“上次我坐805路去果园地铁站,到站时公交报站竟然报的是‘日光清城’,等车开出了站才发现,这果园地铁站不就在旁边儿吗?”郭女士说,由于公交车已经开出,自己只能多坐一站,到果园环岛西下车之后,又往回走了500米,才回到了果园地铁站。

记者在郭女士所说的公交站看到,这座车站竖立着两个站牌,站牌顶端都写着“日光清城”的站名,但仔细看每个线路的站牌,却写着不同的站名。其中668路、805路、快速直达专线166路等站牌上写着“日光清城”的站名,而通10路、通11路、通68路等则写着站名为“城铁果园站”。

个别公交站名让人摸不着头脑 公交集团:将动态调整

“城铁果园站”的站名出处来源于旁边的地铁站,“日光清城”则是车站对过一个小区的名字。“虽说现在大家用手机导航找路不容易出问题,但很多人坐公交车还是要靠听报站。如果不熟悉这里或者是外地人,跟他说日光清城,可能就找不到路了。”

在顺义区,公交站也存在着一站多名的现象。“像是乔波滑雪场门口的公交站,顺字头的线路,例如顺14路、顺21路、顺27路,都叫乔波滑雪场,而公交集团的856路,这站就叫西丰乐北口。”家住牛栏山镇的何先生告诉记者,牛栏山附近许多站点都存在着这种现象,比如龙湖别墅站,市区的公交就叫恒华街站。“市区的公交一个站名,顺义公交一个站名。本地人还分得清,城里要是有人来找就容易搞混。”

公交:已建立站名动态调整机制

公交站到底该如何命名?依据《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相关单位应按照“尊重历史、好记易背、命名先行、规范有序”的原则对公交站位名称进行管理。站位名称应具有适用性、准确性、唯一性、方便性、稳定性、延续性。公交站名应以地名为主,可采用道路名称、小区名称。新增站位不得使用企事业单位或商业机构命名,不得与既有站名重复,不得单独使用通名,在大的路口、立交桥区宜区分方位,且尽量简短。对于与既有站位并站的要与已有站名一致,不得出现一站多名或异地同名。

公交集团介绍,近年来,公交集团结合已知外部条件的变化,建立了站名动态调整机制,2019年至今已陆续调整50余对公交站位的名称。

尽管站名动态调整的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不过一些不准确的站名却长久以来仍未被发现。“一些道路、立交桥等市政设施名称变更的情况,公交企业有时候无法及时掌握,因此我们也希望今后可以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公交车站周边变化,处理好站名的问题。”

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至于郊区公交站点存在着的“一站多名”和“一名多站”的问题,顺义区一位公路客运领域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此前数年,郊区内的区域公交较为发达,而市区前往郊区的市郊公交线路较少。近年来,市郊公交陆续开辟新线后,由于站名需要遵循北京市的相关管理办法来命名,因此命名上与郊区既有线路站名出现了差异。“顺义区内所有公交站名都经过了区相关部门核查。有些站名命名时间已有二十余年,周边居民认可度较高,因此也不方便轻易改动。”这名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公交站名按“新站新办法、老站老办法”的方式处理。未来新设置的公交站将按照标准进行命名,并与市郊公交统一。

相关推荐
  • 老人公交车上猥亵女生 攥拳头威胁劝阻者:离远点!
  • 宁波男子坐过站,突然上前抢夺方向盘!公交车冲进人行道……
俞昌宗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俞昌宗_NBJ1114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