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像一個宮殿一樣,五臟六腑,各有所司,各有所主。可是當溼氣像身體心肺脾肝攻破的時候,身體就已經無力招架了!

溼氣是“萬惡之邪”。中醫的溼氣是一種邪氣,進入人體後,會阻礙和影響人體的功能。溼氣跑到皮膚上就會形成痤瘡、溼疹等;跑到四肢就會引起水腫;跑到頭部就會導致暈眩;跑到關節就會導致關節痠痛……

溼氣重的十種表現,看你中了嗎?

1. 舌苔肥厚、舌邊有齒痕

2. 臉上出油、長斑長痘

3. 大便溏稀不成形

4. 易得婦科炎症、痛經等

5. 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6. 頭暈乏力、精神不濟

7. 腰痠、關節疼痛

8. 虛胖和浮腫,飲食和作息沒變,體重卻明顯增加

9. 睡覺流口水

10. 頭髮油膩、耳蝸黏膩

溼氣重,少喫2黃,多做一事

1.油膩炸黃肉類

油炸食物通過高溫油炸,不僅脂肪和熱量高,容易令人發胖,喫多了也會影響脾胃的健康,久而久之出現消化不良的結果,而脾胃主運化,脾胃受損後,就會影響體內溼氣的排出,長此以往,人體內的溼氣只會越來越重。

2.甜膩黃油類

甜膩黃油類的食物比較黏稠,喫了不太容易消化,不僅會加重肥胖,也會影響脾胃的健康。進而影響脾胃化水排溼的功效,減緩體內的代謝,從而影響子宮的排毒,不僅傷害子宮健康,還會加重體內的溼氣。

3.多運動出汗

人在出汗的時候,毛孔處於打開的狀態,有助於體內溼氣的排出。毫無疑問,若想身體出汗快,運動是最佳的選擇。

說祛溼,很多人就會馬上想到山藥,但祛溼“剋星”其實就是這幾種食材搭配

老中醫經驗方——【赤豆無溼茶】:取薏苡仁、赤小豆、大麥、橘皮、苦蕎、芡實、梔子、甘草、紅豆配製而成。用開水沖泡五分鐘,每天一杯,健脾利溼,利尿~消腫,排空身體溼氣。多種食材搭配也比單用一種食材作用更佳,堅持下來,溼氣沒了,人也更精神,還能消腫~去脂哦!

所以夏天更容易溼氣重,我們不僅要懂得了解溼氣的危害,也要明白怎麼去除溼氣,避免身體健康的困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