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說老實話,誰也不知道,因爲這本來就是扯淡。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蘇展開了一輪軍事技術競賽,主要表現在上天入地核武器。這裏不說核武軍備競賽,只說說上天入地的事情。

上天主要集中在探索月球、金星、火星上面,開始時旗鼓相當,前蘇聯在月球和金星的無人探測器發射上還略勝一籌,繪製出了第一幅月球地圖,製作出了第一個月球儀;金星上也降落了幾個探測器到地表,雖然由於金星極端的環境條件,探測器在高溫、硫酸腐蝕、高壓力狀態下只工作了110分鐘,取得了金星大氣、壓力、溫度等資料,已經很了不起了。

可惜,後來老美實現了載人登月,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又屢屢成功,前蘇聯的劣勢就顯而易見了,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一艘也沒有成功,就無法與老美在太空爭霸了,於是開始向地層深處進軍。果然不負苦心,前蘇聯在鑽井深度方面爭了個世界第一,在科拉半島鑽了一個深達12262米深的洞。

入地競賽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這些入地競賽幾乎沒有什麼價值,只不過是比拼誰的錢多,誰的技術更過硬而已。那時候美蘇爭霸也影響了世界,許多國家都鑽了不少洞,中國也鑽了不少,最深的達到七千多米。老美在這輪競賽中略顯下風,最深的只有9583米。在這輪比賽中,前蘇聯看起來勝出了,但實際上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老美之所以沒有打那麼深的井,是因爲在民主政府,這種勞民傷財的工程師很難獲得通過和國家投入的。那口9583米的深井實際上是在俄克拉荷馬州貝莎羅傑油田的一口天然氣井,這口井由羅夫蘭兄弟鑽探公司於1974年4月3日鑽成,費時503天。這是一口世界最深的實用工業鑽井,是創造財富的一口深井。

而前蘇聯的科拉深井又是個什麼玩意呢?

那只是在當時集權政治下完全出於爭強好勝的一口“玩具井”,說它是“玩具井”是因爲它鳥用都沒有,只是想看看到底能夠鑽多深。

這口井從1970年開工,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鑽了13年,到1983年鑽到了12000米深,這以後就越來越難,又磕磕絆絆地鑽了10年,到1993年,才鑽到了12262米,也就是說後來的10年,才鑽了262米。

以後就無力再往下鑽了。這裏面有兩個原因,一是技術,二是資金,最主要的還是技術能力。要知道,在那麼深的底層下面,溫度已經達到了三百多攝氏度,對鑽桿和鑽頭要求都越來越高。就養了一羣工程師專門研究每鑽進一米應該採取的技術措施,鑽頭鑽桿的材料工藝,然後專門的工廠加工出來。

而且鑽桿是一根一根接起來的,只有十幾米長一根,12千米就要接駁上千根,十幾千米的深度只靠一根十幾公分上千根連接的細小鑽桿轉動,其鑽進之難、要換一個鑽頭之難無法想象。

蘇聯垮臺後,鑽進廢棄成爲必然。

鑽這口井的所有技術和設備都有專門的研究所和工廠來設計製造,到了深層每前進一米都可能遇到新的情況,要設計新的鑽頭鑽桿,所耗費的資金可想而知。而這個時候蘇聯已經解體,經濟狀況急劇惡化,且極權統治已經崩潰,這種勞民傷財的工程下馬順理成章。

所以,前蘇聯垮臺後,勉強維持了幾年,1994年,科拉深井就停止了鑽探。一直拖到2006年,所有項目資金耗盡,2008年,官方不得不宣佈這口井報廢,撤走了所有隊伍,井口用一個生鏽的鐵帽封住了。

根本沒有什麼鬼哭狼嚎,更沒有所謂40秒地獄之聲。各種恐怖傳說都是好事者捏造出來的,就連這類文章配用的圖片也張冠李戴,常常把那個巨大的井口當作科拉深井的井口,魚目混珠。其實那些巨大的井口只是鑽石礦坑,它們分佈在西伯利亞、加拿大或者南非等地。這些鑽石礦井井口遼闊,但一般只有幾百米深度,礦車可以開到井底拉礦石。

而科拉深井那生着鐵鏽的井帽直徑只有23釐米。大家可以再看看這些工作人員的照片,他們像見了鬼的樣子嗎?

這就是科拉深井的祕密,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爲,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