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裏詩書

《紐約的一個雨天》是一部乍看浪漫的真愛電影,然而伍迪·艾倫在這部關乎青春愛情的電影中所渴望展現的卻並不只是單向的純愛,年過耄耋的他,在這部電影裏既批判着上流社會的道貌岸然,也將自己的人生智慧附着於一對年輕人身上,讓人所見愛情面前選擇的重要。

這一電影的劇情和時間線都是極簡的,它就發生在一個下雨的曼哈頓週末,女主阿什莉是大學校報的記者,出身暴發戶家庭的她一直渴望進入真正的上流社會,爲獲得來曼哈頓採訪大導演的機會興奮不已,而男主蓋茨比則是一個叛逆的富二代,他早已厭倦了上流社會的虛僞社交,所希望的是與女主在曼哈頓共度一個自己所想的浪漫週末。然而阿什莉看似普通的採訪卻因爲陰差陽錯的關係,不僅目睹了好萊塢編劇的捉姦,還差點和大明星發生了一夜情,電影藉此既諷刺着娛樂圈的虛僞荒誕,也將一個急功近利的女主形象浮現而出。而男主則在一次次被女主爽約的無所事事中,發現了自己的真愛。

電影開始,伍迪·艾倫其實便借這對情侶間的談話,道出了兩人間無從跨越的先天鴻溝,雖然他們兩人都家境優渥,但阿什莉對蓋茨比所言的曼哈頓浪漫約會毫無興致,她所臆想的只是如何通過一次對大導演的採訪使自己名利雙收,甚至於對蓋茨比的評價也是一臉嫌棄的“超脫”,“尋找他消逝時代的浪漫”,兩人看似都對曼哈頓的週末興致盎然,但其實他們的想法動機都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這對看似郎才女貌,門當戶對的戀人,其實並不是一路人,所以當最後阿什莉錯以爲詩句是莎士比亞所言的時候,再也無從忍受的蓋比選擇了放棄。

由此電影所帶出的觀念便是在愛的選擇,在不少影視作品中,面對愛情往往都喜歡用霸道總裁的套路,越是普通的女生,只要有着如灰姑娘般的品質,便會招來霸道總裁們的垂青,這樣的影視作品或許夠“甜”,但卻早已與現實脫軌,愛情並不是沒有跨越階級國家種族的可能,但逆襲發生的前提,便是一個人擁有真正足夠打動另一個人的內涵底蘊,或者如蓋茨比媽媽般的犧牲,這種高山流水的靈魂伴侶,絕不會是如一些拙劣影視作品中演的那般。青蛙永遠喫不上天鵝肉,醜小鴨也不可能般配上王子,兩人生長環境的不同,決定了兩人格局生活都不可能達到靈魂伴侶的契合。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對的選擇?伍迪·艾倫用賽琳娜這個角色給出了答案,她本是男主前女友的妹妹,兩人巧遇後,她能懂得他的雨中浪漫,她也能懂得他所喜歡的每一個點,她就是他作爲一個理想主義者想象的樣子,這樣的感情太爲難得了,難得到電影的浪漫甚都讓人感覺到一絲的虛假,這是《紐約的一個雨天》所存的詬病,卻也是這部電影的浪漫所在,誰會不希望遇到人生的靈魂伴侶呢?一個並不算高明的圓滿真愛結局,雖難見驚豔,卻也足夠圓滿。

有的人喜歡陽光,有的人喜歡陰雨,其實在愛情面前這些都並沒有對錯之分,但一個喜歡陽光的人卻並不應該同一個喜歡陰雨的人在一起,願這世間有一個人你即便與他身在雨中,仍舊能浪漫開懷。

個人評分: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