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印象裏,大山裏的山村因爲種種原因,大多是落後的、髒亂而又荒涼的。但在河南鶴壁的太行山深處,有這樣的一個傳統古村,用當地人的話來說村子裏的村民是一夜脫貧,如今走在村子裏,你都不得不羨慕這裏的生活。到底這個村子在一夜之間經歷了什麼呢?

這個村子叫涼水泉,過去村子因爲位於河南淇縣的太行山深處,交通也不發達,所以村民過着並不富足的生活。村子裏的人口不足百戶,是典型的太行山古村。但如今走到這個村子的時候,你根本就想象不到這裏的過去,只會感嘆村子的現在,而村口的脫貧了的塑牌非常的醒目。

有人可能會好奇的問,這大山深處的古村怎麼就一夜脫貧了呢?那得先說說這涼水泉村的過去,過去這裏可以說是省級貧困村了,村民們的生活狀態也可想而知。但村子也有這裏所特有的寶貴之處,那就是村子是國家級傳統古村落,這裏有悠久的歷史,已經深口的文化積澱。而村子裏70多座依山而建的清末民初的灰瓦石牆民居更是這裏特別的寶貝。可以說是座天然的世外桃源了。

而涼水泉村這個太行山深處的小村子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裏以涼爽甘甜、明目養顏而聞名的“不老泉”和“五龍泉”了。這兩股四季流淌不息的泉水也是村子得名的原因之一。

隨着近些年來,河南淇縣當地政府依託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開始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業。而這裏因爲得天獨厚的歷史、地理和自然等條件,被企業看上,進行了特色”包裝“打造,在這過程中,古村中的村民們成爲了受益者,可以說是一夜脫貧了。

現在走在這個古村的時候,你會發現這裏別樣的美和舒適。而究其原因是因爲河南一個大型的旅遊企業將這給村子整體租下,然後引入全新民宿設計理念,利用村裏的70多座灰瓦石牆老民居,僅用了1年時間就將這個大山裏的古村改成了很有詩情畫意的民宿村落。使這座古村形成了喫、住、行、遊、購、娛爲一體的高端民宿酒店度假區。

牛棚咖啡、豬舍茶吧、羊圈西餐廳…如今走進這個古村,你會被這些奇怪的名字所吸引,其實這些地方是原來村民養牛的牛棚、餵羊的羊圈、養豬的豬圈改造成的,這也成裏如今來這裏的城裏人都會打卡的地方。試想在牲口圈裏品茶和咖啡,這樣的生活感覺是多麼的有意思。

走在這個藏在大山裏的古村裏,作者感受到了這裏的古樸和現代的結合,無論是百年石頭民居變高端民宿,還是“反差風”精心打造的牛棚咖啡、豬舍茶吧、羊圈西餐廳,這些無不讓第一次來這裏的人印象深刻。而據村裏人介紹,這些豬舍、牛棚、羊圈早已名聲在外,很多人很慕名過來打卡。

其實在村子裏,很多的石頭房子都被精心打造了一番。比如像這樣的一個農家小院,經過改造成民宿後,看着不是說很有藝術品位?

看到這裏,很多人估計有疑問,這裏村子這樣改造後,是不是已經不在是古村了呢?據作者瞭解,其實村子並沒有經過大拆大建,就像前面我們提到的那樣,原來的牛棚改造成爲“牛棚咖啡”、豬圈改造成“豬舍茶吧”、羊圈改成“西餐廳”,整體村子保留了依山而建的70多座建於清末民初的灰瓦石牆民居。

如今,這給”藏“在太行山裏的傳統古村落,在經過改造後已經別具特色,成了附近遠近有名的網紅打卡點,吸引了一撥撥城裏人不遠百里進山,來這裏享受慢生活,因爲這裏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人流的嘈雜剩下的,只剩下了恬靜和美景。

如果不是在這個村子裏細細走一遭,你真的不敢相信這曾經大山裏貧窮的古村現在的人氣有多旺。哪怕這裏價格不低,還是經常的會住滿大山外的城裏人,用他們的話來說這裏沒有城市塵囂,沒有汽車轟鳴,沒有汽車尾氣的味道,只有風聲和鳥鳴、以及在電影裏才能感受到的大自然的氣息。

村子的改變一直影響着村子裏的村民,如果不去了解,作者還真不知道這裏村民的生活到底有多大的改變。在村子被改造前,這裏還是太行山溝溝裏的小村子,村裏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留下來的大多是留守婦女和老人,而且貧困戶也數量不少。而因爲村子的改造,這裏的村民的生活可以說是一夜間變了。

如今這裏的村民就不用出遠門打工了,在家門口就有了新工作。農民搖身一變成了民宿的工人。據瞭解,這裏的村民們更是通過房屋租賃,土地、林地流轉,有了穩定的收入。現在僅靠租金部分加上一些和村子相關的綜合收入,就已經讓這裏的全村人全部脫貧,不少人收入翻了好幾番。

拍攝最後,對於經常行走於古村的作者來說,感觸頗多。這給大山中的古村是幸運的,因爲這裏的變化讓村民們富起來了,也已經成爲了城裏人提供了旅遊出行的新目標地、打卡點。而如果你住在這藏於太行山脈之間的明清古村落,讓你能夠盡情的在這裏放鬆身體,徹底寄情於自然山水之中,你會去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