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航“無限次飛行”也來啦,創新舉措是否帶來雙贏?)

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薛冰冰

東航“週末隨心飛”產品大熱之後,短短半個月時間內,又有華夏航空、海南航空等航空公司上線“無限次飛行”套餐產品。

7月1日,海南航空宣佈推出“嗨購自貿港”產品,包含的權益有:有效期內不限次數搭乘海航集團旗下12家航空公司海南進出港國內航線、享價值2880元中免集團旗下海南免稅店購物代金券、海航和大新華航空海南出港航班額外10kg免費行李額等。據悉,該產品具體銷售價格及產品細則將於7月6日公佈,同樣採取限量發售制。

華夏航空則是上線2999元不限次飛行套餐,旅客可在2020年10月24日前,享百餘條航線、無限次飛行權益,可訂購人羣爲醫護人員和華夏航空新客。

放眼全球航空市場,“不限次數飛行”服務並非首創,早些年Jet Blue和Sun Country等外國航空公司便做過嘗試,而多家航空公司推出低價位“無限飛”產品,在我國民航業尚屬首次,在疫情特殊時期的背景下,這也被看作緩解經營壓力的創新之舉。

據航班管家發佈的《2020年1-5月中國民航運行分析報告》顯示,1-5月,中國民航旅客量爲1.17億人次,同比下降56.54%。在經歷2月份最低谷期後,進入5月份,民航旅客量進一步恢復,達到2583.1萬人次,環比提升54.54%,但這一數量僅相當於2019年5月份的47.4%,還未恢復到一半的水平。

這背後是旅客出行意願的疲弱和出行次數的減少,而“無限次飛行”產品的推出,直接刺激人們的出行需求,以東航近日公佈的“隨心飛”首周使用情況來看,6月27日虹橋飛成都的4個航班上,“隨心飛”旅客佔比超過90%以上,航班客座率也都在90%以上,早班機MU5401更是達到了96%的高客座率。如此一來,有利於消化航班的剩餘空閒座位,提高航空公司的客座率水平。

從產品本身來看,“無限次飛行”之所以如此受追捧,最大的賣點還不在於票價低廉。當前,不管是在航空公司APP還是OTA平臺上,百元內的低價機票隨處可見,旅客對無限次飛行產品的心動,更多期待獲得超出套餐價格以外的價值,作爲一個打包型的產品,一次購買後特定時間範圍內無限次飛行,就像下單東航“隨心飛”的用戶所言:“兩次往返XX地,就值回票價了”。

東航“週末隨心飛”火熱銷售,網上也有不少熱議“究竟能否薅到航空公司的羊毛”、“航空公司是否賠本賺吆喝”?其實,對航空公司而言,此舉最重要的是激活市場、拯救現金流,也會通過產品銷售期、使用條件限定、銷售額來平衡收益。實際數據顯示,截至6月24號,該產品已經兌換了超過10萬張機票,售後首個週末迎來旅客6.5萬人次。

而且,無限次飛行產品,適用航線爲常規運行下承運的國內定期航班,公司大部分航線被打通,旅客選擇航線時更爲靈活和多樣,無形當中增強旅客對航空公司的認可和忠誠度。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東航和華夏航空,海南航空推出的“嗨購自貿港”更獨特一點在於,它還爲旅客提供價值2880元中免集團旗下海南免稅店代金券。

自7月1日起,海南正式實施新的離島免稅政策,根據政策公告,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提高至10萬元;免稅商品品種增至45種;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乘着政策的東風,海航這一產品將機票銷售與離島免稅業務結合在一起,吸引客流之外,也能進一步釋放旅客在商業餐飲等方面的消費需求。

不過,“無限次飛行”產品出現時間尚短,也還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比如,“週末隨心飛”成功打開市場,但熱銷一度擠爆平臺,界面新聞記者也發現,東航最近微博評論區有“官網電話至今撥不通”、“退款辦理不成”、“機票兌換不暢”等投訴信息。

當“隨心飛”產品銷售漸成行業趨勢,銷售環節、乘客使用體驗順暢,才能讓航空公司真正贏得乘客和市場。

高仰止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