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绘画工艺拥有着千年的历史,最古老的绘画工艺是在特殊文明环境中产生的,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变迁,中国的绘画工艺也日渐成熟。

画家如云,作品如海,比如我们最为熟知的顾恺之,他是东晋时期的画家,著有《论画》、《画云台山记》,他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还有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人物绘画“冠绝于世”。

此外还有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从整幅画中,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北宋时期的经济发达。

然而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说的这幅名画,出自南宋时期,一直在故宫中收藏,与其他名画相比,这幅画的内容非常诡异,迄今为止没有专家能看懂它真正的奥秘。

古人笔下的骷髅:人生不过一场“幻戏”

在故宫里沉睡千年的这幅历史名画《骷髅幻戏图》,出自南宋时期最著名画家李嵩创作。在中国历史名画中,很少有骷髅出现的画作。

初步看到这幅画时,我们会被整个诡异的画作气氛所吸引,在这幅画中主要聚集了大骷髅、傀儡小骷髅,正在哺乳的妇女,淘气的小孩,还有一个比较正常的妇女等多种元素,大骷髅是裂开着嘴。

它的表情好像是在嬉笑着,从坐姿上来看也是非常悠闲舒适的。只可惜,这个小骷髅却变成了傀儡,一直被大骷髅用右手提控着。

在这个小骷髅的正对面是这个淘气顽皮的孩子,从他的动作上看去,这个小孩似乎要去抓小骷髅,在他的身后,却是一位妇人,这位妇女的表情是焦急的,似乎想要伸手去阻拦这个小孩。

与这位妇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大骷髅的身后,有一个正在哺乳的妇人,她的表情是沉着,稳定,从眼神中还流露出安详之意。两位夫人的神态,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

从整体上看,这幅画的线条清晰扎实,墨色细腻,描绘的人物也是栩栩如生,骷髅塑造的也是淋漓尽致。虽然整幅画的气氛很诡异,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这幅画的主题是“幻戏。”

虽然很多人看不懂这幅画到底在表达什么意思,但是从主题上来看,可以推论当时的李嵩想要表达的是两个含义,一个是生与死共存,一个是万事万物都是在被操控着,人生不过是一场戏而已。

骷髅是死物,与小孩和妇人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很明显李嵩是在告诉我们在这个世间生与死是共存的。而小孩被母亲操控着,大骷髅操控着小骷髅,是在暗指万事万物都在被操控着,相由心生,只不过是一场戏而已。

从木工到宫廷画师,真正的觉悟:不忘初心,教化人心

这幅骷髅画的创作者是李嵩,少年是他以木工为生,是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可经历了勤奋苦学,他从木工变为了名画师,一路走来,李嵩没有忘本,仍记得当时的初心。

这幅《骷髅幻戏图》的创作,李嵩想要把人生阅历和社会现实真正结合起来,教化人心,也在似乎暗讽盛世的背后是那些官场上见不得人的勾当。整幅画最大的乐趣,就是从画中读出李嵩自己的感受,没有对与错。

相关文章